登封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他是少林寺和尚,劫法场造反一样没少干,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该怎么治 http://www.xxzywj.com/

你印象中的少林寺武僧是不是天天吃斋念佛?

你印象中的少林武僧是不是日日清规戒律?

那你知道少林寺武僧除了“十三棍僧救唐王”之外,还有明朝的劫法场呢?

明朝崇祯年间,河南府一带,连遭三年大旱,土地根本就种不出什么粮食,一时间百姓生存都难以为继。可是官府的苛捐杂税却从来没有少过,上面官员为了要政绩,多次向农民逼捐,要了这次要那次,各种款项的捐税都有,俗话说“苛政猛于虎”,一时间民不聊生。

在少林寺东边五十里远的地方,有个磨沟村,村里有个长工,名叫李际遇,为人性格耿直,他白天给掌柜的干活,晚上有时间就练习少林功夫。

这一年冬天,正是下大雪的时候,掌柜把李际遇给解雇了,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漏船又遇打头风”,李际遇又气又恼,就找他在少林出家的海用和尚散散心。

这海用和尚在出家之前和李际遇一起给财主打长工,时间长了相互帮助,情同手足,后来海用在机缘巧合下出家少林寺。

这海用见到李际遇时说:“际遇哥,这年头,官逼民反,你情领着干啦,替咱穷苦老百姓出出气,若有人伤你,我一定给你帮槌。”

有了这句话,那李际遇日常习武更加有劲了,自己还编了四句顺口溜“柳梢垂地,动手反官;人人随从,不受灾难。”转眼腊月二十三到了,县衙又来了个“人头捐”,一人一串钱,谁不交就绑到衙门。寻常百姓听到了官府敲锣,吓得心惊胆战。李际遇却不怕,上前抓住管公事的里长说:“要钱没钱,要人有拳!”

穷人们看到李际遇顶撞里长,都很拥护他。不知道谁偷偷把柳梢压到地上,李际遇一看柳梢垂地,挺身而起,带领老百姓抗捐,痛打了里长和衙役。

这抗捐、殴打衙役和里长,那是犯了王法的,知县带了一队人马亲自来到磨沟村抓捕李际遇,李际遇寡不敌众,很快就被捆绑着押进了城里。拴在县衙大门外右边石狮子的腿上示众。因为这李际遇在磨沟村很有声望,常常打抱不平,知县害怕有人解救他,就贴出告示“男女老少,皆不能执鉄握石进城,违者一律问罪。”同时传出消息“元宵时节,法场斩首抗捐犯李际遇。”人们听到这个消息,心急如焚却也无可奈何。

海用听到自己亲如兄弟的李际遇被绑进县城,即将被斩首问罪,气愤的带着自己的齐眉棍进城。众人看到后,就把知县的告示说给海用,劝他先把大棍藏起来,虽然救人要紧,但也要先混进城里,带着齐眉棍肯定是行不通的。海用听到后就把棍子寄存到城外的朋友家,自己空着手进城了。

海用走进城里,看到李际遇双手被反绑在衙门口的石狮子腿上,虽然身上能看出很多明伤,却依然昂首挺胸面不改色。海用虽然气的眼红,眼下手里却连个趁手的兵器都没有,他低着头、皱着眉,城里城外的这么来回走,想着计谋。

偶然走在城外的河边,他发现了一个绣球般大小的鹅卵石,这鹅卵石还是金刚石料的,是极容易砸碎那石狮子的。于是海用心生一计,趁着早上大波人群进城的时候,在人群的簇拥下,海用用脚一脚一脚地踢着鹅卵石进城,就这样混过了守城衙役的眼睛。

来到县衙门口,海用趁着看守的衙役不注意,抱起鹅卵石就朝着石狮子的腿砸去,李际遇在海用的掩护下逃出城区,自己却被抓住了。

抢劫法场、罪加一等。这事惊动了知县,知县一看是个少林和尚,深知少林和尚功夫了得,就吩咐衙役给海用上重脚镣,可是谁能近身呢,海用本身功夫就不错,轻轻点一下哪个衙役,哪个衙役就倒下去了,就这样闹了半天,谁也没给海用带上重脚镣,知县看了,发了雷霆怒火,重杖办事的衙役,海用看衙役危难,就自己伸出腿,让他们给带上了重脚镣,知县这才放心回去歇息。

海用等知县离开后,用全身的力气往腿上一聚,两腿一硬,就断开了脚镣,守卫的衙役被眼前的这个场景吓得目瞪口呆,连忙上报知县,知县无奈只得将他下狱,再做定夺。

海用被关进监狱之后,横心一想:“反正是罪,干脆一不做二不休,闹他个天翻地覆。”可这房墙高厚,海用又手无寸铁。他用手在墙上摸索着,因为这墙是用石头砌的,其中两块石头之间有个缝隙,海用用气功挖起来,不一会后墙的石头就被挖出来了,渐渐的又打开了一个大洞,他立马带着和他关在一起被逼捐的犯人一起逃走,在海用的领头下,大家砸断手铐和脚镣,纷纷去参加李际遇组织的抗捐队伍去了。

天道好轮回,时间不长,李际遇带着农民起义军攻开了登封县城,杀死了知县鄢廷海,队伍是越来越壮大,据说,李际遇后来投了李自成的起义军,形成一支打击明朝腐朽统治的新势力武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