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传统书院连通传统与现代如何更好地活在当下 [复制链接]

1#

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景致。王骏摄/光明图片

游客在江西上饶铅山县鹅湖书院旅游观光。卓忠伟摄/光明图片

福建武夷山紫阳书院一景。孙同超摄/光明图片

本期嘉宾: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肖永明

白鹿洞书院文化研究所副所长、九江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吴国富

中国书院学会副会长、嵩山文化学者宫嵩涛

1.书院变迁折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光明智库:中国传统书院诞生至今,经历了上千年的岁月流转。作为我国著名的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分别经历过怎样的变迁?

肖永明:岳麓书院创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年),千年来办学不辍,弦歌不绝。年,岳麓书院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后来又几经变迁,于年定名为湖南大学。时至今日,与岳麓书院一脉相承的湖南大学已经成为国家“工程”“工程”“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从岳麓书院到湖南大学的演变,是中国高等教育从古代到现代的发展缩影。

吴国富:白鹿洞书院号称“天下书院之首”,它的发展可以分成几个时期:

孕育时期。中唐诗人李渤读书于白鹿洞,成为白鹿洞书院的开山之主。南唐时期,朝廷在这里建造庐山国学,盛极一时。北宋时期,地方人士继续在这里建造书院。

成熟时期。南宋朱熹在白鹿洞重新建造书院,推出了《白鹿洞书院揭示》(后代通称“白鹿洞学规”),此后经过其门生后学的努力,白鹿洞书院以儒家经典为教学内容,集祭祀、讲学、藏书功能为一体,成为天下书院的样板。

鼎盛时期。白鹿洞书院在明朝重建后,书院的各种功能得以完善和细化,在稳定性、延续性、规范化方面都得到提升。

异化和衰落时期。进入清朝,在文化高压政策的打击下,白鹿洞书院逐渐沦落为科举制度的附庸,现实精神缺失,最终在清朝晚期被废除。

宫嵩涛:嵩阳书院因地处中岳嵩山之阳而得名。从五代后唐清泰元年(年)开始繁盛,至北宋时期,成为程朱理学的策源地,因而在《宋史》中,与白鹿洞、岳麓、应天并称为天下四大书院。

明清时期的嵩阳书院延续了北宋时期讲学盛况,清初理学家阎兴邦倡议把儒家道统祭祀场所放在嵩阳书院,得到广泛响应,嵩阳书院成为接续、传承理学正宗嫡传的重要场所。

光绪三十一年(年)起,嵩阳书院先后成为嵩阳高等小学堂、中岳中学、登封师范学校、中共登封县委党校、登封县教师进修学校等的教学办公场所。此后百年间,古代兴盛的“儒学道场”嵩阳书院,经历了缓慢而剧烈的文化转型。

目前,嵩阳书院占地2万多平方米,保存讲学、祭祀、藏书、斋舍等历史建筑24座多间、古碑碣40余品、古树20余株。年8月1日,嵩阳书院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8月1日,嵩阳书院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传统书院具有超越时代的价值

光明智库:历史上,书院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也是思想、文化、观念交流碰撞的地方,可以说是名家大儒荟萃,群星竞相闪耀。历史上的传统书院缘何有这么大的吸引力,这给现代教育带来哪些启发?

吴国富:传统书院教育具有如此大的魅力,首先在于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