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茅于轼天则所成立20年搬家7次每一次背后都有故事gtwa4hvu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中药

茅于轼天则所成立20年:搬家7次 每一次背后都有故事


茅于轼资料图原标题:天则所20年天则所的命运,或许也正是中国命运。茅是在 俯察人事,仰观天则 ,还是 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呢?主笔_陈无诤北京、广州报道茅于轼走进房间,全体起立鼓掌,他精神依然很好。这是8月4日晚上,广州中信广场三楼的大公房,一帮广州的朋友在此设宴给他接风。今年84高龄的茅于轼,特意南下广州,为的是第二天8月5日的君则读书会做演讲 就在中信广场54楼君泽君律所会议室 这亦是天则经济研究所(下称 天则所 )华南研究中心所在。与北京天则所挤在海淀区万柳东路怡水园2号楼办公相比,华南研究中心的办公条件可用优越来形容。 天则定位就是一个独立的思想库,用自己制度经济学的知识服务于社会 ,天则所创始人、荣誉理事长茅于轼反复对《南都周刊》强调说, 普世价值是作用于一切国家的。有独立的声音还需要坚持立场,要说真话,说有逻辑的话 。就在10天前的7月26日,天则所20周年庆典在北京湖北大厦举行,大佬云集,并举办了 中国的改革和发展道路 学术研讨会。罗纳德 科斯(Ronald Harry Coase)特意发来贺电。这位芝加哥大学教授、199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对这样一个民间研究机构不吝赞美。 随着中国不断地发展,天则所无疑将在思想市场开放的过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2012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大学发布了《2012年度全球智库排名报告》,天则所在年度预算五百万美元以内最佳全球智库中排名第14位。然而,天则所学术委员会主席张曙光依然警醒, 没有了独立的学术界,没有了社会的监督和制衡,*府的自由裁量权更可以无限扩张,无限*府无所不为和无所不能就是必然的结果。 天则,语出《诗经》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 ,取意为 合乎天道自然之制度规则 其中的 制度 ,既包括企业、市场等经济制度,也包括*治、文化制度。从这个雄心勃勃的名字看出,这些来自中国权威学术机构国家社科院的学者们,自我期许之深。英文名为 unirule(普适规律) 则更为直白地表达出其研究志趣。而在回望天则所成立20周年的时候,茅于轼尽管称 力量比较微弱,人力资金有限 ,但 20年来天则所坚持客观、公正,从善意出发,展望未来我充满着乐观的情绪 。浮沉20年8月4日晚上的广州聚会,一看到茅于轼进来,丁学良箭步上前,和茅公(丁学良语,他称老人80岁以上公为敬)紧紧握手,他称自己是 茅公的小兄弟 ,早在1982年就知道茅于轼,后来他们都在中国社科院工作,茅在美国研究所,丁在马列所,如今他已是香港科技大学社会学的终身教授,茅则坚守天则所20年。 我和茅公当年在社科院的时候,就在同一层楼。有一次茅公说请我吃饭,还让酒量比较好的张曙光去陪酒。 丁学良不无怀念地对《南都周刊》回忆称, 当时茅公骑着一辆破旧的永久牌自行车。他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按照英国人的说法,就是gentleman(绅士) 。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市场化的思想站在时代的潮头。而与天则所联系在一起的名字,几乎囊括了当时中国最著名的市场经济思想家。除了几位发起人茅于轼、张曙光、盛洪和樊纲等,天则所以理事、学术委员和特约研究员等方式,集聚了吴敬琏、张维迎、周其仁和汪丁丁等大批著名学者。天则所成立之初,以有限责任公司的方式在工商注册,且有股东分红。茅于轼回忆,当时的想法比较模糊,只是觉得社会需要经济学知识,经济学家也能够凭借自己的知识挣钱,商业化和学术研究两者可以兼容。在2000年左右,天则所人员众多,光咨询公司就有30多人。如今,天则所站上的自我介绍为 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民间智库 。 而在天则所的2012年鉴上则写着, 天则所20年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变迁,以知识分子的心怀,发出了民间学术的声音,以微薄之力提供了知识的公共产品,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公民社会建设之中。 天则所有着与众不同的经历,从1993年7月26日成立至今,20年内天则搬家7次,从西城区达志胡同、水利科学院、方庄、紫竹院、五塔寺到万柳,天则所的每一次搬家背后都有故事。当然与体制的互动并不是单一的取缔与搬家,1996年的 三亚保卫战 中,天则所作为一个民间NGO在社会干预中的角色是值得探讨的。 我们从来没有想要和某种体制对抗,我们只是想有逻辑地解释世界。坚持民主科学,科学就是求真求理。 茅于轼说。天则所理事卢跃刚在《 三亚保卫战 中天则与体制》一文中这样写道: NGO社会干预一直有个盲点,就是对体制的认识,一般都把官僚体制当作天然的对手和敌人,社会干预往往没有体制呼应、配合,往往事倍功半或功亏一篑。 天则所理事、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史晋川,就曾经历了一次天则所寻找 婆婆 否则被取缔的过程。 如果没有一家有资质的社团法人组织进入天则所,天则所将被北京市*府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在其有资格招收机构员工的花名册中删除。 天则所所长盛洪坦承,在天则所成立10年之后,大概2003年时,内部几经争论逐渐形成共识,作为知识分子,能做得更好的不是凭知识挣钱,而是公益性地为社会提供 没有私人愿意付费购买的公共知识产品 。于是,咨询公司被剥离,天则所成为非赢利的学术机构,股东不再分红。作为一个独立的民间智库,天则所20年的发展沉浮与中国的社会变革息息相关。正如茅于轼在《天则二十年》一文中所感慨的那样: 天则所的过去二十年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二十年。在这一过程中,天则所并不是旁观者,而且是尽全力在推进这个过程。 同样,天则所在这20年中经历的种种挑战,也是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个年轮般的符号。天则所理事长秋风说: 天则所是纯粹的民间机构,一直在践行公民社会的理念。天则所不受意识形态束缚,一直在拓展自由学术空间。天则所之所以能够成长,是因为改革;天则所成长过程中遭遇很多麻烦,也是因为改革,因为改革没有完成。


  还是要从文明复兴的角度看待改革。 自称深受哈耶克自发秩序和奥斯特罗姆多中心秩序思想启发的秋风称, 我对中国的变化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理解 ,这位天则所的理事长认为,被归结为 改革开放 名下的过去30年的成就,在很多程度上是中国文明复兴的结果。对于天则究竟要做什么?天则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冯兴元异常清醒: 在一个社会,一定要有一定数量的有德之士,他们一方面崇尚自由,一方面勇于承当相应的责任。 而盛洪则认为: 探究宪*原则就如探究天道,并非易事,需要对古今中外各种精神资源的吸纳与消化。这正是天则所要做的事情。 而回望二十年, 天则,这个名字很贴切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