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汝州讯(记者杨增强通讯员李增涛杨寒冰)年普通干线路网命名编号调整施工是河南省交通运输厅统一安排组织实施的项目,属民生工程,也是为我国70年国庆交通献礼工程,为科学完成全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交通标志调整工作,以形成统一规范、标识清晰、视认方便的普通干线公路网交通标志体系,更好地满足公路使用者安全便捷出行的需求,1月25日上午,按照省厅要求,汝州市交通局委托洛阳市公路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组织召开此次会议,并邀请北京中交华安科技有限公司河南事业部、平顶山市交通基本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河南海威路桥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分别担任该项目安全、结构、造价的评审专家,参加会议的还有汝州市交通运输局、汝州市公安交通警察大队、汝州市公路管理局业务相关科室等。
会议首先由公路局负责人对项目背景做出简要介绍,目前公路局管养的国省道干线公路总里程.公里,既1条国道锡海线,3条省道S常付线、S庙洪线、S侯饭线;但路网编号升级后贯穿我市国省道干线公路总里程.公里,既1条国道乌海线(乌兰浩特-海安);1条国道东灵线(东台-灵武);8条省道S沁新线(沁阳—新野公路)、S孟汝线(洛阳—驻马店公路)、S永汝线(永城—汝州公路)、S焦新线(焦作—新野公路)、S夏宜线(夏邑—宜阳公路)、S鹿汝线(鹿邑—汝州公路)、S鹿嵩线(鹿邑—嵩县公路)、S郏汝线(郏县—汝州公路)。
汝州市公路局副局长冀文灿在会议上指出,普通干线公路网命名编号调整工作是统一规范该市干线公路管理、提升路网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服务公众安全便捷出行的重要举措,也是该市乃至全省交通运输系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市民满意交通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设计单位汇报施工设计方案,本次主要对汝州市境内路网编号升级后国省道干线公路(含未接养路线)遵循“路权清晰、渠化合理、导向明确、安全有序”的原则对现有及缺失的指路标志进行完善调整,百米桩、里程碑等进行重新布设。
目前公路局管养的线路分别是G、G、S、S、S;其中国道G为二级公路,设计速度80km/h。起点位于河南省汝州市马窑北与登封市送表乡南交界,向南经过养田村、马庙村、刘沟西后向南,经百户沟、小李庄、许湾东至S重合段向南,经吴洼、阎庄东、宁洛高速、时屯村至李珍庄村与宝丰县北杨庄村西南汝宝交界处结束,路线整体呈北南走向。起点传递里程为K+,终点传递里程为K+,路线总里程43.km。其中K+~K+段与省道S重合,K+~K+段与S重合,K+~K+段与S重合,K+~K+为改建路段(在建)。
国道G为二级公路,设计速度80km/h。起点位于汝州市后寨村南与郏县赵寨西村南交界,向北经过赵南村、纸南村、石庄村过汝州市区转至向西、经过淡庄、张寨村、陈寨村、至东车坊与汝阳县西车坊交界结束,路线整体呈东西走向。起点传递里程K+,终点传递里程K+,路线总里程48.km。其中K+~K+为G与S重合路段,K+~K+为改建路段。
省道S为二级公路,设计速度80km/h。起点位于汝州市关帝庙村北伊川县白窑村南交界处开始,向南经夏西村、S、湾子街东向西至庙下转至向南经过段庄、南杨庄、下水村、杨楼镇、至寄料镇界牌村与鲁山县交界结束。路线整体呈北南走向。起点传递里程为K+,终点传递里程为K+,路线总里程57.km。其中K+~K+为S与S重合路段。
省道S为二级公路,设计速度80km/h。起点位于汝州市虎掌凹北与汝阳县照泉东交界处开始,经临汝镇、庙下镇、湾子、过汝州市区、穆堂、时屯村至长营村南与汝宝界交界结束。路线呈西东走向。起点传递里程K97+,终点传递里程K+,路线总里程55.53km。K+~K+、K+~K+为段为改建路段。
省道S道路等级为二级公路,设计速度80km/h。起点位于汝州市台院东与禹州市界岭东交界处开始,经过大峪乡、刘庄村至汝州北环路结束,路线整体呈东西走向。起点传递里程K+,终点传递里程K+,路线总里程27.km,其中K+~K+为段为改建路段。
未接养路线分别是S焦新线(现状靳马线)、S夏宜线(现状X线)、S鹿汝线(现状大季线)、S鹿嵩线(现状X线)、S郏汝线(现状X线)。
各位专家及各单位对设计方案及缺陷一一提出意见及评价。交通局及公路局领导按照省公路局要求,该项目与年5月底前必须完成省厅印发的《技术方案》中的一期内容,年5月底前完成二期内容,把握时间节点,根据专家及各单位意见立即对方案进行调整优化,为项目尽早完工做好充分准备。
本项目完成后,将提高道路服务水平,保证道路工程结构安全,改善公共服务,增强运输可靠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