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名医证治心悟证治体验 [复制链接]

1#
证治体验医生治病,有得有失,不过即使是“失”,也会有得,故临证者多少都有体验。我的体验,当是一个宝贵的“诚”字。《说文》:“诚者,信也。”孙思邈有“大医精诚”一篇美文,有人解释说,“精”是指医技,“诚”是指医德。我认为这当中应以“诚”最重要,没有踏实做学问的真诚,我看医技也不可能“精”到哪里去。今天,引申“诚”字之意,包括真心实意、心志专一、真实不假等。约而言之有五:(1)临证应有对患者之“诚”,不可存任何欺骗之心;(2)老实按中医自己的方法去诊疗之“诚”,不可见异思迁;(3)对疗效评估之“诚”,不可浮华不实,为医者的失误找借口;(4)总结撰文之“诚”,不可弄虚作假,唯名利是务;(5)真心诚意向同道学习,不可自命不凡,诋毁他人。作为一个医生,应力争做到这五个“诚”字。一、临证勿巧取“千方易得,一效难求。”医者临证,皆为获得疗效而苦苦追求,对于某些疑难杂症,诸医感棘手,到了你手上,要想获效很难,常常焦头烂额,翻箱倒柜,真可谓“治病三年,方知无方可用”,这是行医过程中的真实感受。特别是到了黔驴技穷的时候,医者容易出现急功的心理,往往不愿再去认真四诊,或不按传统的方法去辨证,而将自己道听途说,或在杂志上见到的验方拿去试试,甚至把中药当西药用,巧取偷奸,妄图获效,结果多以失败告终。我曾有过一次教训,大约是80年代中期,我院有一职工,突发耳聋,左耳听力下降,在耳鼻喉科住院一周未效,求治于我。因为是熟人,患者又是西医,随手开了一张处方,以抗病*、扩血管为法,加磁石、五味子。服药一周,病情非但不见好转,反而加重。当我再诊时,发现病人除左耳听力异常外,尚有一派风热上攻之证,轻咳有涕,两眼红赤,脉浮数,苔薄*,遂以辛凉轻剂桑菊饮加蝉蜕12g、路路通10g,三剂而见显效。经过这次教训以后,我发现清代名医傅山把“守拙”这一问题谈得十分精当。傅山在书法理论上的影响很大,他针对当时书法界靡若恬媚之风,提出了“四宁四毋”的美学思想,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碑帖转换的先行者,其中“宁拙勿巧”,堪可作为中医临证的借鉴。“拙”,非笨拙,乃朴实无华,自然天成之意,古有“百巧不如一拙”之告诫,是对拙的最佳诠释。中医临证不可追求时髦,投机取巧,必须老老实实地按中医传统的方法去四诊、辨证,认准病机,并按方剂配伍原则再遣配药物,如此,看似“愚笨”,实乃大智之举。这就是中医临证之诚。二、对着镜子看疗效在当今业已“西化”的环境中,中医临证尤其要认真望闻问切,特别是舌象这一中医特色的辨识。原因之一是西医不看舌象,也不懂舌象,中医应加倍重视;原因之二是舌为心之苗,舌质是体质的窗口,舌苔是胃气的外露,一般来说,邪气的盛衰、正气的强弱,都会比较客观地在舌象上及时反映出来,当患者其他临床症状不明显,甚至无证可辨时,舌象更为重要。临床上我常嘱患者及家人“对着镜子看疗效吧”,“摸到石头过河”,实在,这也是“诚”的另一种体现。1.舌淡当温疾病可否温阳,何时可以用温热药?临证最可凭的是患者的舌质。如舌质不红,或淡胖多齿痕者,则可以大胆遣用温阳祛寒之品,如附子、干姜、肉桂等。在治疗过程中,还应随时查验舌质变化,若舌质由淡转红,齿痕减少,则应将温热药减量或停用,以免过用伤阴而变生他证。2.苔*当消一般认为,苔*为热,当清,此常法。据余临证所见,舌苔*或*厚,主要是胃中积滞所致,应以消法为主,或在主方上加神曲、麦芽,或配伍保和丸,效果明显。不可过用苦寒清热,因“脾胃喜温而恶寒”(孙一奎《赤水玄珠》),在杂病处方中常规配伍谷芽“快脾开胃”(李时珍《本草纲目》语)以鼓舞胃气,助消化也可治苔*。3.苔腻当化中焦湿滞即见腻苔。何谓“湿”?这是中医特有的概念,西医没有检查“湿”的方法,更没有治湿的办法。中医采用芳香化湿的方法,有特效,常用白蔻仁、砂仁、藿香、佩兰等,如苔腻而厚,可加用苍术、草果仁。一般来说,舌苔退了2/3即可,不可过用,以免化燥伤阴之弊。4.苔少当养杂病所见到的舌苔少,多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一般先见到舌苔剥落,逐渐发展到苔少,最后出现无苔,或如猪肝状的舌象,甚至舌体裂口疼痛,或兼有口干少津,食不知味,双目干涩,大便干结等。此种苔少舌象,多属阴亏血虚、津液脱失,概宜养阴、养血、养液,药以甘寒为主,如石斛、麦冬、生地、山药之属,并守方坚持,可望有效。三、胃病不愈治肝胆肝胆之与胃,是木克土的关系,肝胆贵在疏泄条达,直接影响胃之升降。若肝胆郁气横逆,木旺乘土,木郁胃滞,或肝火亢炽,迫灼胃阴,或肝血不足,胃失滋养,均是导致胃病的重要因素。临床上遇到胃病久久不愈者,当想到调治肝胆。1.胃痛当柔肝肝为刚脏,胃脘疼痛若因肝所致者多采用养肝之法,隐痛补中加柔,胀痛行气加柔,刺痛者活血加柔,代表药物为白芍配伍甘草,白芍需酒炒,剂量成人每日30~60g。2.胃胀当舒肝临床常见各种胃病患者,经西药治疗,虽然溃疡消失,幽门螺杆菌也被杀灭,惟腹部窜气久久不能消除,患者胸胁腹胃窜气、嗳气、矢气不畅,苦不堪言,焦急万状,此时如果仅仅针对胃施治,大队香燥行气之品,非但不能消胀,久用还耗气伤阴,此时应以疏肝为主,选用润而不燥,且入肝经的药物,如佛手、香橼、广郁金、木蝴蝶等,并配合心理疏导,令情志舒畅,以巩固疗效。3.嘈杂当和肝嘈杂似饥,是病人胃中空虚难受,好像几个月没有吃油一样,或胃中如吃大蒜后的刺激感,但进食后仍不舒服,是胃炎、食道炎常见的症状之一。此乃寒热失调所致,故法当寒温并用,并以清肝热为主,配伍少量温性药,如此能起到调和平衡的作用,如蒲公英30g配伍九香虫5g,川*连6g配干姜3g,夏枯草20g配丁香3g,或山栀子6g配吴茱萸3g,丹皮10g配小茴香5g等等。4.吐酸当平肝吐酸一证,历代医家各说不一,如有热、寒、湿、虚等认识,都有一定道理,我认为,不能一概而论,当据临床辨证结果而定。“酸者,肝木之味也。”不论是何种病症,都应佐以平肝之药以和胃制酸,如冬桑叶、煅牡蛎、白蒺藜、乌贼骨、浙贝母等。5.干呕当泄胆胃病常有干呕久久不愈者,有的在早晨更重。前人有“邪在胆,逆在胃”(《灵枢》)、“胃本不呕,胆木克之则呕”(*坤载语)的经验,认为胆气犯胃的呕吐,应把重点放在肝胆,选用小柴胡汤、蒿芩清胆汤或温胆汤加代赭石、白蒺藜等平肝泄胆,有较好疗效。四、宁可再剂勿重剂余曾见一患者,述服用前医方后,胃胀、腹泻加重。遂阅前医所写之病历,症见胃脘胀满,不痛,时有嗳气,乏力,无泛酸水,兼呕吐恶心,大便略稀,日行2~3次,脉细,苔薄*而腻,辨证:寒热夹杂,痞证。选用半夏泻心汤,药用姜半夏30g、*连12g、干姜10g、*芩25g、*参40g、甘草10g、大枣15g、广木香15g。经过认真分析,认为前医辨证无误,方药妥贴。为何诸症加重?也许是因为方中药量过重,胃肠不胜药力之故。爰继原方改制,姜半夏10g,*连6g,干姜6g,*参15g,*芩10g,甘草5g,大枣3枚,广木香5g,嘱再进三剂。三天后复诊云,上方一剂胀减,三剂诸症若失。以六君子汤加减善后,随访3月未发。此例说明,临证用药“宁可再剂勿重剂”的道理,特别是对于上焦之病、胃肠之病、外感之病以及慢性虚弱性疾病,都应顺势而从,缓慢图之。近年来,善用大剂量的行家不少,或曰病重,或曰病急,或曰病杂,必以重剂方能获效。也有他图而有意重剂者,这是丧失医德,对病人不诚的表现,医者当切忌。翻开历代名家医案,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处方用药,皆药味精当,用量轻巧,叶天士、李东垣都以剂量轻小为特点。叶天士有“多药伤胃”的告诫,“多药”是指一次用药品种多、药量重。有的病人因病症较多,医者力图面面俱到,采用多药重量的方法,或汤药之外,又开丸、散。药入胃肠,不同程度地影响脾胃运化和吸收,使病情加重。吴鞠通指出“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疗上焦的病,一般采用花、叶质轻药物,用量要轻,不宜久煎,否则药性重坠,疗效反差。对于脾胃肠病,因药食同源,过多过重的药物,无异于饮食过量之积滞,加重胃肠之负担,必然加重病情。处方用药,应剂量偏小,宁可再剂,缓慢调养,否则欲速则不达,反生他变;他如诸多慢性病,老年性疾病,如肝肾病、糖尿病、心脏病,病人日久体虚,正气不足,用药时可制成散剂、丸剂,小量服之,缓慢起效。近人丁甘仁、蒲辅周、岳美中等方药剂量都不大,有时剂量小得令人不相信,但确有四两拨千斤之效。我辈应该努力学习效法之,因为轻剂量的药物,能减少药材浪费,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减少*副作用,又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呢?(王辉武重庆医院主任中医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