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夏大地的辽阔疆域中,有一座城市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这座城市,就是开封。作为一座拥有余年建城史和建都史的“八朝古都”,开封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辉煌记忆,也见证了时代的沧桑变迁。
开封,一个名字,便是一段历史,一个传奇。它曾是北宋的都城,那时的开封,人口上百万,富丽甲天下,是名震四方的国际性大都会。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我们描绘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景象:亭台楼阁,勾栏瓦肆,街道上车水马龙,人声鼎沸。而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则更是详细记载了开封的繁华盛景,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
如今,当我们走进开封,仿佛能够穿越时空,回到那个令人心驰神往的宋代。而“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物探源集中采访活动,更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开封、感受其历史底蕴的绝佳机会。
首先,我们来到了古马道遗址。这是一处能够直观展示“城摞城”奇观的地方。所谓“城摞城”,是指由于历史上多次遭受黄河水患的侵袭,数座开封古城被深埋地下,形成了不同时代的土层叠置的现象。在古马道遗址博物馆内,我们看到了保存较为完整的三层古马道遗址。这些马道是古代人们上下城墙或者城门楼的通道,与城楼、瓮城、女墙等共同组成了城墙严密的防御体系。通过裸眼3D动画《古马道》,我们仿佛置身于那个金戈铁马、烽火连天的时代,感受着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开封博物馆的“东京梦华”展厅。这里展示了北宋东京城的平面布局沙盘,让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当时城市的规模和布局。开封市博物馆馆长葛奇峰用“三城相套、中轴对称,四水贯都、漕运中心,街巷开放、服务市民”来概括北宋东京的布局。这种布局不仅体现了古代城市规划的智慧和水平,也展现了宋代社会的繁荣和开放。在展厅内,我们还欣赏到了许多珍贵的馆藏文物,如开封府题名记碑、登封窑白釉珍珠地娃娃卧莲瓷枕、大晟夷则编钟等。这些文物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通过参观这些文物,我们仿佛能够穿越时空,与宋代的人们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在博物馆的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还重温了宋词的华美篇章。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世人的赞誉。在展厅内,我们听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宋词作品,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等。这些作品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了宋代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代文人墨客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
最后,我们来到了州桥及汴河遗址。州桥是北宋东京城中轴线御街与大运河(汴河段)交叉点上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开封市的地标性建筑之一。这座古老的桥梁见证了开封的繁荣与变迁,也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和情感。在州桥本体发掘探方上方,我们看到了州桥的桥面及其东侧的汴河河道及堤岸。这些遗迹让我们仿佛能够感受到当年汴河上的繁忙景象和人们的欢声笑语。据讲解员介绍,始建于唐代的州桥经历了北宋与明代两次大的改建,如今的州桥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和文化遗产保护单位。
站在州桥之上,我们不禁感慨万千。这座古老的桥梁见证了开封的辉煌与变迁,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沧桑历程。从北宋的繁荣到现代的复兴,开封始终保持着其独特的魅力和文化特色。这座城市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