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那些正在消失的无锡地名厚桥篇
TUhjnbcbe - 2025/1/19 17:14:00
刘军连的号怎么挂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147810.html

因个人原因,无锡地名专题停更了两年,近期抽时间整理了一些地名,包括厚桥、西漳、扬名,还有宜兴的宜城、丁蜀,将会陆续发布。

厚桥俯瞰图

厚桥,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存在感不高,但在它辖区内的西前头村,却走出了建国后无锡最位高权重、原名叫周元根的大人物(后初中班主任给他改了大名,大概蕴含了“永远康健”的美好寓意),他和他家族的故事也经常成为一些无锡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周家故居

本文约字,读完约10分钟。

概况

厚桥,位于无锡东部边境,东邻甘露,南接荡口、鸿声,西北面与安镇相连,东北靠宛山荡、陆家荡,隔岸为羊尖和常熟市张桥。

自宋代以后,先后属延祥乡、北上乡,解放初设厚桥乡,年成立厚桥人民公社,年又改设厚桥乡,年建厚桥镇,年设厚桥街道。全区总面积23平方公里,境内地势平坦,河道密集,多湖荡。

厚桥如画的风景

主要河道有经过北部的九里河,较大的湖荡有宛山荡、陆家荡。原有谢埭荡、将近亩水面,在年围垦为圩田。东北部的宛山荡、陆家荡沿岸也有些低洼圩田。圩区面积共亩。西南隅有嵩山,山坡平缓,山上产石灰石,山麓原来建有无锡县电化厂,有职工千余人,该厂在当时可年产高纯度烧碱吨、聚氯乙烯树脂吨、电石吨。

无锡县电化厂上世纪的县电化厂工人

人文历史

一座山

在厚桥以南的乡野间,巍然矗立着一座山——嵩山,此山被茂密的林木所覆盖,四季常青,苍翠欲滴,宛如一幅生动的绿色画卷。山峦之中,隐匿着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刹——嵩山禅寺。

嵩山禅寺

相传,嵩山禅寺的开山鼻祖是嵩头陀大师,他与禅宗祖师菩提达摩齐名。在南朝萧梁时期,来自遥远西域的嵩头陀大师和高僧达摩大师几乎同时踏上了中原的土地。达摩大师北上河南,于嵩山之巅创立了举世闻名的少林寺;而嵩头陀大师则南行至无锡,建起了少孤寺,自此香火缭绕,成为一方信众的精神寄托。为纪念这位对当地影响深远的高僧,山名由少孤山更改为嵩山,寺庙之名亦随之变更为嵩山寺,因此,自古以来,民间便流传着“北有登封嵩山,南有无锡嵩山”的美誉,两山虽远隔千里,却因禅意相通,共同承载着人们对于佛教文化的敬仰与向往。

这里也曾是“江抗”驻地

一张名片

现在的厚桥正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因河荡密布,更是拥有锡山首个省级湿地公园——宛山湖湿地公园,被一些外国友人誉为“中国水乡塞纳河”,其农家特产也十分丰富,小吃有推酥麦饼、年糕等,水产有甲鱼、螃蟹、青鱼、鸡头米、菱角等。虽然厚桥的乡村旅游已初具规模,但客观来讲,并没有太好的规划,也没有鲜明的特色和亮点,知名度不高,无法带来长期稳定的游客和收益。

厚桥的乡村风光正在采鸡头米的厚桥村民

一批名人

清代以来,厚桥涌现出了多位杰出人物,有“江南鸿儒”浦起龙、政史学家浦薛风、银行家谈荔孙、气象专家吕炯、实业家浦文汀、先驱周一萍等。其中,不少人出自当地的大族浦氏、谈氏、周氏。

清华大学教授——浦薛凤

地名大全

厚桥原有12个行政村(其中包括1个渔业村),个生产队,以下是整理的部分厚桥地名及历史由来:

厚桥——自然镇名。原名后桥,因镇北原有桥名后桥。后改作厚桥。

东三头——片村名。该地原称东三图,为旧时的区划名称。后演变为东三头。包括:潘浦巷、李巷上、新农、王更上、谢更上、吴更上、蒋更上、冯更上、桥头冯家、周家角。

朱巷桥村——行政村名。年取名中联大队,年以驻地朱巷桥(村)更名为朱巷桥大队,年改设朱巷桥村。

老西庄——村名。明代,华姓从老义庄迁居于荡口之西,名华氏西庄,简称西庄。后分迁另成一村(现属东桥村),原村故称。

草屋里——村名。该村原都是草屋,故名。

新宅基——村名。为当时新辟的住所,故名。

东桥村——行政村名。年以驻地东桥(村)命名为东桥大队。年改设东桥村。明末,赵姓在其宅东建桥、原名赵家东桥。后简称东桥。

前海——村名。土语“前海”即前面。吴姓从吴家湾分迁其故宅之前,故名。

下坝头——村名。该村位于低坝旁,故名。

尤村湾——村名。此地原是偏僻的河湾,明代成村后,称有村湾,后演变为尤村湾。

塘子头——村名。清初,华姓从荡口附近的塘子头迁居于此,沿用故地地名。

马车沟沿上——村名。该村位于马车水的沟旁,故名。

小西庄——村名。参见上述朱巷桥村的老西庄。

盛家桥村——行政村名。年取名阳光大队。年以驻地盛家桥(村)更名为盛家桥大队,年改设盛家桥村。

盛家桥村旧影

南盛——村名。盛姓从盛家桥分迁于其故宅之南,故名。

打油四房——村名。浦姓第四房从中杏里(属厚桥村)迁居于此,因开油坊而得名。

鸿山里浜——村名。该村紧靠鸿山,又处河浜尽头,故名。

南园——村名。浦姓从中杏里(属厚桥村)迁居其故宅之南,因有小花园而得名。

金家杨——村名。以金、杨两姓得名。

满三里——村名。“浦满三”为人名。因最早居此,故名。

安基里村——行政村名。原为祈求太平而取名为安吉里,习称安基里。年取名维新大队,年改名创新,年以驻地安基里更名为安基里大队,年改设安基里村。

大坝头——村名。该村位于大河坝旁,故名。

低坝上——村名。因村旁有三条低坝,故名。

南水渠——村名。浦姓由水渠里分迁于其故宅南,故名。

南西街——村名。村民由牌楼头西街分迁于此,因位于其故宅之南,故名。

时马巷——村名。原名司马巷,后演化成时马巷。

东塘泾——村名,因村东有河塘,故名。

码头上——村名。村旁原有水码头。为安基里浦姓所建,故名。

小安基里——村名。为安基里分出的小村。

陈东湾——村名。陈姓最早居此,因东临河湾,故名。

嵩山村——行政村名。年取名红光大队。年以嵩山(山)改名为嵩山大队。年改设嵩山村。

嵩山村

苏州大房——村名。许姓大房从苏州迁此定居,故名。

吕满房——村名。明初,吕姓居此而得名。

嵩山大巷——村名。该村靠近嵩山,因村大,故名。

南大房——村名。吕姓大房从新塘西分迁于此,位于其故宅之南,故称。

大湾里——村名。原名湾里。明代,浦姓辟宅于此,因位于河湾处而得名,明末,分成两村,以大、小分别。

小湾里——村名。参见上条。

梅园里——村名。吕姓从梅园湾(属新塘西村)迁此定居,沿用故地地名为梅园里。

方池头——村名。以村旁西方池河得名。

浜沿上——村名。该村紧靠大河浜,故名。

沿塘华家——村名。该村位于走马?河旁,且以华姓得名。

东坝上——村名。因村东有河坝,故名。

孙上——村名。以孙姓得名。

胡家店——村名。胡姓居此,曾开店,故名。

新塘西村——行政村名。因吕姓从安镇附近的老塘西迁此定居,故名。年取名胜利大队,年以境内新塘西(村)更名为新塘西大队,年改设新塘西村。

周圩巷——村名。该村周姓居多,地处圩田内,故称。

西河头——村名。该村位于河浜之西,故名。

北头二房——村名。吕姓第二房由新塘西分迁来此,位于其故宅之北,故名。

竹园里——村名。因该村有竹园,故名。

井田湾——村名。此河湾内田块呈“井”字形,故称。

牌楼头西街——村名。浦姓由厚桥西街迁此定居,因靠近牌楼,故称。

河南坝——村名。该村位于河坝之南,故名。

梅园湾——故名。村名。因村旁有梅树园,且位于河湾内,故名。

南杨家庄——村名。位于杨家庄(属安镇)之南,且以杨姓得名。

厚桥村——行政村名,年取名星星大队。年以驻地厚桥(自然镇)改名厚桥大队,年改设厚桥村。

厚桥村

徐冲桥——村名。旧志称徐充桥。

水渠里——村名。又名西水渠。该村周围多小河,故名。

田里三房——村名。最早为浦、周、赵三姓辟宅于田中,故名。

周打圩——村名。周姓聚居,地处圩田内,因曾办打油作坊而得名。

东房——村名。吕姓从杨树湾迁此,位于其故宅之东,故名。

巷西头——村名。该村位于厚桥街西,故称。

竹池里——村名。小河旁多竹园,故称。

北?湾——村名。因树旁有土?,且位于中杏里之北的河湾内,故名。

大圩上——村名。该村紧靠圩田,故称。

西前头村——行政村名。原名低田头。因处曹慕塘之西,又演变为西前头。年取名群联大队,年以驻地西前头更名为西前头大队。年改设西前头村。

西前头村,大人物故乡

里浜——村名。因该村位于浜底旁,故名。

陈南巷——村名。陈姓聚居于安乐桥南,故名。

曹慕塘村——行政村名。旧志称曹墓塘,据传,该地有北宋将领曹彬之墓而得名。因讳“墓”字,改现墓名。年取名联谊大队,以驻地曹慕塘(村)更名为曹慕塘大队,年改设曹慕塘村。

北宋大将曹彬像

坝上——村名。该村位于河坝旁,且陈姓居多,故称坝上陈家。简称坝上。

东三头村——行政村名。年取名建农大队,年以境内东三头(片村),更名为东三头大队,年改设东三头村。

潘浦巷——村名。属东三头片村。以潘、浦两姓得名。

新农——村名。属东三头片村。年谢埭荡围垦后,谢更上村民分迁于此,取名新农。

谢埭荡渔业村——行政村名。年取名五七大队。因地处谢埭荡,且以渔业为主,于年改名为谢埭荡渔业大队。年改设谢埭荡渔业村。

谢埭荡美丽乡村

渔垦村——村名。该村于年渔民迁居谢埭荡后所建,故名。

渔农村——该村于年渔民迁居谢埭荡后所建,因兼农业,故名。

渔花村——村名。该村于年渔民迁居谢埭荡后所建,因以孵化鱼苗为主,故名。

嵩林村——行政村名。因位于嵩山东麓,种植林果,故名。年取名林业大队,因无专名,年以嵩山(山)命名为嵩林大队。年改设嵩林村。

厚桥地名图钓邾桥

最后给大家出一个考题:上图厚桥的钓邾桥在哪里?有知道的朋友欢迎留言!

参考资料:《无锡县地名录》、《无锡市地名录》、地方志、“和美厚桥”厚桥街道办事处

1
查看完整版本: 那些正在消失的无锡地名厚桥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