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战士,一人开车,一人在路旁指挥。
车辆前行,不慎撞倒木杆。在铁丝的拉拽下,木杆砸中了指挥者的太阳穴。后者倒地牺牲,年仅22岁。
这是年的8月15日的事情了。
开车的战士,名叫乔安山。
牺牲的战士,名叫雷锋。
在英雄模范中,“雷锋”这个名字,是最响亮的。
《雷锋日记》曾是不亚于毛选的出版物,“雷锋精神”更是传颂至今。每年的3月5日,是轰轰烈烈的“雷锋日”。“学习雷锋好榜样”这7个字,有多少人是唱出来的?
雷锋是时代的产物。
雷锋是英雄。而过去的九十年,中国英雄辈出。
这个世界,是需要英雄的。
1.
在战场上,在生与死的边缘,最容易出现英雄。
年11月28日,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已经负伤的杨根思,抱起一个5公斤重的炸药包,纵身向敌群扑去,炸死了爬上我方阵地的40多个敌人。
这是敌军当天的第9次进攻。
这也是28岁的杨根思,完成的最后一次战斗任务。
在同一片战场上,还有几位中国军魂。
年10月12日,美军燃烧弹发落到邱少云潜伏点附近。为了避免暴露队伍,邱少云放弃自救,被活活烧死。
年10月20日,在全世界瞩目的上甘岭战役中,作为通讯员的黄继光,为了避免后继部队遭受损失,用肉身堵住了敌方的地堡枪眼。
抗美援朝一仗,打出了几十年的太平,打出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如今,特朗普对中国不满意,只敢打打贸易战。对委内瑞拉不满意,就会直接询问幕僚:“为什么我们不出兵?”
这就是英雄们牺牲的意义。
几年前,我到沪上一家很有名的朝鲜餐厅吃饭。席间,背诵起《谁是最可爱的人》,“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没想到,朝鲜服务员当场泪下,并在请示了领导后,送我一枚金日成像章!
我当然不会告诉她,这篇曾感动中国几代人的文章,正在淡出不少地方的中小学课本。
2.
共和国的红色江山,是打出来的。
这其中,包括14年的抗战,包括解放战争。
年11月12日,加拿大医师白求恩在中国逝世。他在中国一年半时间,为中国抗日呕心沥血,救死扶伤。因为被手术刀划破手指而感染,后转为败血症逝世。
对这个国际主义战士,毛泽东给予了高度评价——
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他是英雄。
白求恩当然不会想到,八十年之后,另一个加拿大人特鲁多,陷入了“干预司法”的重磅丑闻。录音带的公布,让他几个月前对华为事件的表态,成为了巨大的笑柄。
这是英雄和小丑的区别。
年1月12日,年仅15岁的刘胡兰,英勇就义。临死前,她质问对方:“我咋个死法?”又说:“怕死不当共产党员!”
毛主席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年5月25日,未满19岁的董存瑞,在解放隆化县的战斗中,英雄牺牲。董存瑞用自己的身体当支架,手托炸药包,炸掉了敌方的暗堡。
所有看过《董存瑞》电影的人,都知道他在牺牲之前,高喊:“为了新中国,前进!”而事实上,他喊的最后一句话,是叮嘱队友:“卧倒,卧倒,快趴下。”
历史的真相,丝毫无损英雄的形象,反而更见人性的光辉。
还有杨子荣、赵一曼、江姐、狼牙山五壮士、八女投江……
中国人打跑了日本人,结束了近百年“屡战屡败”的屈辱历史,是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一个转折点。
共产党打败了国民党,中国就告别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分裂的局面得到彻底改变。
简单地说,你看看现在的百慕大或者法罗群岛,你就知道抗战的意义。你看看现在的朝鲜和韩国,印度和巴基斯坦,你就知道,解放战争的意义。
这一切的起点,是上面的这些英雄。
3.
在北京西长安街,有一座古典风格的二层明楼,唤作“新华门”。这里,是中南海的正门。影壁上5个大字“为人民服务”,从年起,悬挂至今。
英雄的另一种定义,是“为人民服务”。
除了雷锋,张思德是另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年9月5日,张思德在陕北执行烧炭任务时,窑洞突然塌方。他将战友推出窑洞,自己却被埋,壮烈牺牲。在张思德的追悼会上,毛泽东做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
毛泽东说:“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熟悉党史的人,都知道一句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这句口号,属于英雄王杰。年7月14日,王杰在示范地雷试爆时,炸弹意外发生爆炸。为保护现场人员,他奋不顾身扑向炸点,壮烈牺牲。
英雄王杰,最崇拜的人,是英雄雷锋。
年3月15日,为了阻止惊马撞向6名儿童,战士刘英俊猛拉缰绳,又用双脚猛跺马腿,导致翻车。
儿童安然无恙,刘英俊却被压在车下,身负重伤,后不治身亡。
《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称刘英俊是“人民的好儿子”。
这样的英雄,还有很多。勇救列车的欧阳海,“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龙玉,解救落水儿童的罗盛教、谢臣……
那个时代的英雄,就是有着这样的思想,为了人民,甘愿付出一切。“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还有一个名字,不该被忘记。那就是赖宁。
年3月13日,赖宁为扑救山火遇难,年仅15岁。近年来,随着《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实施,已不鼓励未成年人“见义勇为”。这也导致“赖宁精神是否过时”的讨论。
个人看法,“赖宁精神”绝非“鼓励未成年人见义勇为”那么简单。鼓励孩子从小就培养高尚的道德,这是一种有普遍性的价值追求。
4.
年,中国GDP是亿元。
年,中国的GDP是90.03万亿元。
这个国家的跨越式发展中,离不开英雄的名字。
比如,“铁人”王进喜。
王进喜成长的年代,中国极度缺乏石油。北京街头上跑的公交车,都背着“煤气包”。
成长为石油系统的一员猛将之后,王进喜没日没夜地奋战在大庆油田。中国人熟悉王进喜,是因为他有一次面对井喷,带头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最终制服了井喷。
王进喜死于年11月15日,年仅47岁,死因是胃癌。《人民日报》刊登长篇通讯,名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农村贫穷落后。杨水才带领家乡人民兴修水利、植树造林、兴办学校,最终牺牲在工作岗位上。他的名言“小车不倒只管推”,广为流传。
比杨水才更出名的,是焦裕禄。一篇《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感动了无数中国人。焦裕禄在兰考县3年,带领群众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身患重病,依旧坚持工作,最终病逝。
李雪健主演的电影《焦裕禄》,引发无数人的泪水。李雪健说:“我演的,实在比不上焦裕禄奉献的。”
时至今日,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早已不提倡“带病工作”。但王进喜、焦裕禄、杨水才等人的奉献精神,依旧有感动人心的巨大力量。
5.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社会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在新的历史阶段,出现了新的英雄。
年,国家要抽调干部援藏。有一个山东人主动报名,并写下一副对联,曰: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
他叫孔繁森。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孔子的第74代孙。
在西藏工作期间,孔繁森尽心尽力,做出了很大的成绩。更重要的是,他认养藏族孤儿,义务献血,体现了浓厚的民族感情。年11月29日,孔繁森因公出差期间,不幸遭遇车祸殉职,年仅50岁。
他的遗物有两样,一是8元6角钱,二是去世前4天写的关于发展阿里经济的12条建议。
在孔繁森的葬礼上,藏族人送了一幅挽联。上联是: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下联是:两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
孔繁森之后,“爱岗敬业”的另一个杰出代表,是原登封市公安局长、“警界女神探”任长霞。
任长霞有铁腕,她上任公安局长,迅速破大案、破积案。任长霞更有柔情,她和群众心连心,曾一次接待批群众,解决老百姓的问题,还得到了很多破案线索。
任长霞用自己的一腔热血,保卫了一方平安。“执法为民”这4个字,恰恰是她的写照。在任长霞不幸因公殉职后,老百姓的评价是:一道长霞映青天!
还有一个老人,也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他叫杨善洲,曾任正厅级干部。年退休之后,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凉山义务植树,最终,建成了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随后,将林场无偿献给国家。
“即使跌倒了次,也要次地站起来”。
说这句话的,名叫张海迪。她小时候因为患病,导致高位瘫痪。但是面对命运的挑战,她没有沉沦,反而以更大的毅力,自学英语、日语、德语,并攻读了文凭。她创造和翻译的作品,获得了巨大的反响。
张海迪有两个外号,一个是“中国的保尔”,另一个是“八十年代的雷锋”。媒体报道张海迪的第一篇文章,标题是《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
张海迪的意义在于,当命运的对手,已不再是具体的军队之时,她让人看到了生命的伟大,看到了意志的可贵。
6.
什么是英雄?
是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令人敬佩的人。
中国英雄九十年。一篇文章,当然不能尽述。但我想问的是,如今熟知上述这些英雄事迹的,还有多少人?
社会变动越大,越容易出英雄。
这也可以解释,近10年以来,中国人对“英雄”两字的理解,在发生变化。感动人心的英雄,也越来越少。
更有甚者,会去质疑英雄。上面所写的这些英雄,或多或少,都曾被别有用心者质疑过。
是可忍,孰不可忍?
英雄,不应该成为一种符号。想得到时,拿出来用一下。想不到时,就扫入历史的尘堆。
你不能今天缅怀凉山森林火灾的烈士们,明天又去网上问:雷锋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照片。
英雄是我们的来路,英雄情怀,应该成为我们的初心。和平年代,更需要英雄。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忘记英雄,意味着沉沦。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
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昨天,我问一个00后,知不知道邱少云。她的脸上,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这种疑惑,是中华民族巨大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