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灌水 » 别拿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对立起来4qan2mbe
TUhjnbcbe - 2020/6/12 11:03:00

别拿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对立起来


正当中国健儿在伦敦挥汗拼搏,争金夺银的时候,国内外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和现象。


    首先,叶诗文夺冠以后,英国某些媒体无礼无理责难,对此,清者自清,而且遭奥委会用药检事实的有力反驳。但是,美国人约翰-莱昂纳德还在大放厥词。对此,美国选手菲尔普斯的教练都看不过眼,力挺“小叶子”。对于那些习惯用屁股发言的人,既然不习惯中国人冲击他们一直垄断的领域,肚子憋得难受,就由他放去,只是离他远点,别让臭味熏着就是了。


    其次,作为中国人,我希望健儿们多争金夺银,但是对发生在国羽身上的那件事情,我坚决反对。因为这背离了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同时也违背了公平比赛的原则。通过故意输球,避开本国队员的“自相残杀”,用这种不正当手段,即使把金银铜牌全部包揽,也是不干净的,如果说在伦敦奥运开赛以来中国*团亮点多多的话,那么这次国羽的做法就是一个污点,其消极影响并非因为有两对韩国选手和一对印尼选手陪着而有所减轻。上年纪的人都不会忘记多年前中国男子足球队的经历,那时候的男子足球队员是真正的汉子和真正能打能拼的人,虽然技不出色,但是只要正常比赛,还是出线有望的,除非出现某个国家的强队大比分输给某个国家的相对比较弱的队的情况,结果这种怪事还真的出现了,让中国队欲哭无泪。另外,中国足球界正受到强力整顿,所有的“黑哨”,打“假球”都属于整顿之列,国羽把这一套用到奥运上,丢的是国人的脸。


    另外,在国内,还有一种不和谐的声音,这种声音,开始起于北京奥运会后,到广州亚运会发展到极致,就是对中国*团多拿金牌不舒服,并且把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对立起来。表现之一就是一种“逆向酸葡萄心理”,表现之二就是常常拿我国的国民身体素质平均水平的不高和民众健身器材的欠缺来贬低体育健儿在世界和国际大赛中奋斗夺冠的意义。


    有这么一个帖子:“在我们崇尚精英的时候,人家崇尚平民。在我们崇尚金牌的时候,人家崇尚淡定……”


    我不知道他说的“精英”是什么,如果指的是某些已经沦为既得利益集团的代言人的所谓“专家”(即民众理解的专门胡说八道的家伙),那么这句还算是人话。至于所谓“在我们崇尚金牌的时候,人家崇尚淡定……”就值得说道说道了。100多年前,某些国家用鸦片等*品从中国刮去大把真金白银,*化中国人的健康的同时又蔑称中国人是“东亚病夫”的惨痛历史就不用说了。就说这20到30年来,当年我们国家技不如人,奖牌都被体育强国尤其是西方国家垄断的时候,我们国家某些精英就说这是社会制度决定的和人种的优劣决定的和无法改变的,现在这种现实被改变以后,又说是我们“崇尚金牌”,别人是“崇尚淡定”了,真是这样吗?我不知道他们有什么证据证明他们的观点,但是从下面两件事情就看出哪个国家及其运动员都是在乎奖牌尤其是金牌的:韩国的那位游泳选手由于提前起跳犯规被取消资格与金牌无缘后哭了个稀里哗啦。在男子体操比赛中,美国一位选手出现不应有的失误后,回到运动员席的时候眼睛已经湿润了。还有在伦敦奥运前,美国*团就专门研究如何争取多拿金牌,这就叫“崇尚淡定”吗?另外,什么叫我们“崇尚金牌”?记得以前我国曾经有一个口号叫“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当时的“友谊”就我理解主要是对于亚非拉的国家的选手而言的,难道我们今天还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明明可以赢得的比赛也由于要照顾某些国家(应该是某些体育列强)的面子故意输掉以表示我们不“崇尚金牌”吗?首先不管金牌是否通过举国体制得来,从以前我们不得金牌是我们技不如人,到现在是我们拿金牌是人家技不如我,正是这种竞争促进世界竞技体育的发展,我们并没有发现有哪个国家是花钱跑伦敦去表现“淡定”的,并且宣称和真正是不为了金牌的,如果是拿不到金牌或者曾经稳拿金牌现在不行了,却宣称自己是“淡定”(话下之意是自己不在乎,别人是由于太在乎才获得金牌)是标准的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是酸的,问题是,目前没有发现哪个国家这样说,倒是我们某些逆向种族主义者替他们事先考虑到并且表达出来了,这马屁也拍得够高水平的。


    再看看下面这段话:“在热闹的奥运赛场之外,我们更应该看到中国目前严峻的社会现实,更应该看到在那些闪闪发光的金牌背后是无数的乡村小学和社区体育设施、器材的匮乏以及全民族的体育精神的缺失,……”


    这个帖子说的“乡村小学和社区体育设施、器材的匮乏以及全民族的体育精神的缺失”确有其事,但是这跟拿金牌有什么关系呢?难道少拿金牌,全民健身的水平就上来了吗?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逻辑。


    无独有偶,前不久“神九”巡天的时候,就有人故意把这与我们国家某些民生问题还没有解决好联系起来。不错,我们在民生方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而且在其他某些地方的确有严重浪费并且花了好些不应该花的钱,但是这跟“神九”扯不上。我们的确应该把钱都花到应该花的地方并且杜绝浪费。但是大幅度改善民生和发展我国空间科学技术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同样,发展竞技体育与发展全民健身是可以并行不悖的,它们之间并不矛盾,不存在非此即彼的问题。我们国家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曾经比较注重全民健身,但是这跟发展不发展竞技体育,拿不拿金牌没有关系。除了当年容国团、庄则栋、李富荣、徐寅生、邱钟惠等人在乒乓球方面有过令世人注目的成就以外,在体育的其他领域都没有特别的建树。相反是因为乒乓球是我国首先拿世界冠*的项目,使乒乓球运动在广大青少年中间大普及。。


    那么为什么这些年来我们国家的全民健身的水平下滑呢?原因是多方面的。著名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在《夏令营里的较量》一文中曾经分析过,当我们的邻国日本,很多事情完全由孩子自己解决时,我们的很多学生家长则事事帮孩子包办代替;当日本让幼儿园的小朋友穿着单薄的衣服在冰天雪地里跑步的时候,我们国家的某些17、8岁的小伙子夏天洗澡还离不开热水。老一辈曾经提出对青年人要“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但是由于教育的某种失误,我们的某些青年学生的精神没有完全文明,体魄却跟林黛玉一样弱不禁风,有时候一次野外活动遭遇大雨回来,竟然一个班有几十名学生感冒。由于独生子女在家里娇生惯养,一到学校上体育,这不舒服那也不舒服,如果没有家长的支持,老师也不大敢管,结果“胖墩”或者“豆芽菜”在青少年中比比皆是。作为占中国人口23%的本应该最活跃好动应该成为全民健身的主力*的三亿青少年尚且如此,还有那些中年人,或者是工作狂,或者都吃喝玩乐去了,唯独有些老年人在打打太极拳和跳跳舞,这些问题国家体育总局自己一家能够解决得了吗?


    那个帖子还说:“更应该看到在某些刻意的渲染和宣传之下,金牌已经完全变味、变质了,将中国人都训练成急功近利的势利主义者,更应该看到由此导致的全民精神危机、丧失追求崇高社会理想的信念......”这种说法危言耸听,而且是有点无限上纲了。把“全民精神危机、丧失追求崇高社会理想的信念”归因于“金牌”,如果不是水平太低,看不清楚造成这些的真正原因,就是在刻意掩盖某些东西了。我们并不否认,在发展竞技体育的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这次伦敦奥运会上国羽的事情等等,但是这些并不是发展竞技体育的必然产物,同时也并不是通过少拿金牌就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和全民健身问题。


    相反,只要引导得当,再加上加大社区体育设施、器材添置的投入,竞技体育的发展反而能够促进全民健身的发展。


    首先,我们应该承认,很多人运动首先不一定是抱着锻炼身体的目的,而是因为好玩,过去的小孩子没有现在的孩子那么多东西玩,踢踢皮球,投投篮,跳跳绳就是一种游戏,在玩的过程中把身体给锻炼了。其次,是求学的一种手段,现在很多中学都招体育特长生,给那些文科理科都不行但是有体育特长的学生一个发展自己的机会。当然,老年人锻炼主要是为了身体健康。还有一种青年人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对于某些身体素质非常好而且有体育天赋的人来说,在各种级别的竞技体育中脱颖而出,就是他们自我实现的一个平台。你不能说刻意的渲染和宣传让人们都去当企业家或者发财就比当运动员争取金牌高尚吧?其实在当今社会,只要你通过合理合法的手段争取你所追求的东西,并且不损害别人,那么他们追求什么别人都没有理由说三道四,即使他说三道四也可以不理睬他。


    而正是由于竞技体育尤其是中国的竞技体育的发展,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了自我实现的平台,会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喜欢运动,从而带动全社会都爱运动,对全民健身起到良性促进作用。


    这个帖子最后说:“奥运会上的金牌无法改变中国,也无法遮住中国的疼痛,更无法将中国装点得妖娆多姿,宛若太平盛世,而只会带来极其短暂的荣耀幻觉,并为部分人制造致富的机会……”这一说法已经脱离了体育本身,把体育问题*治化了,而且很难不让人理解成为某些逆向种族主义者在体育比赛问题上打着忧国忧民的幌子来宣泄某种酸溜溜的心理。


    本人博客请点击


    相关美文阅读:·少拿金牌就可促进全民健身?

1
查看完整版本: 别拿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对立起来4qan2m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