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最好的结局,要么白头偕老,要么好聚好散。——蛋缝观奇案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结婚时,或许对彼此的了解尚且不够深入,婚后生活原形毕露自然会有很多的失望。
如果能够彼此包容与改变,那是最好的结局,如果不能,通过法律途径离婚,好聚好散也未尝不可。
由于法律意识的欠缺,一些人在出现感情问题时,很容易走极端,要么伤害自己,要么伤害他人,这其实都是没必要出现的坏结果。
今天我们要聊的,是年在河南登封发生的一起杀人抛尸案。女子出轨,伙同情人谋害丈夫,惨剧发生让人唏嘘不已。(以下人名均为化名)
河沟中的黑色人形包裹
故事要从年11月的一天说起。
这天,登封市某个村子的一名村民在村里的马路上走着,突然,路边河沟中的一个黑色物体吸引了他的注意。
仔细一看,只看是一个被黑色塑料包裹着的物品,从外形上来看,很像人体。感觉大事不妙的他赶紧向公安机关报了案。
网络配图(图片来源于网络)接到报案之后,办案民警很快赶到现场。
只见人形包裹就扔在路边的河沟当中,将外面包裹的两层黑色厚塑料布打开之后,里面赫然是一具蜷曲着的男性尸体。
法医尸检发现,死者年龄大概45岁,死亡时只穿了很少的衣物,身上有多处刀伤,分布在致命位置而且伤口很深,凶手下的力气不小,同时死者的面部也被损毁严重,已经无法辨认。
一般来说,犯罪嫌疑人将尸体面部可以损毁,是怕被人认出来,这样的案件一旦确认了尸源,知道了死者的身份,那么通过死者的人际关系排查,很快就能找到凶手。
那么,被包裹捆绑扔在村中道路旁的死者究竟是谁?凶手就算是抛尸,又为什么会抛在人来车往的马路旁边呢?
案件侦查很快展开,办案民警对案发地附近的几个村子进行了走访调查,但并没有找到有用的线索,也没人认识死者。
尸源成谜,线索指向洛阳
在走访调查无果之后,办案民警开始着手对死者Y染色体DNA进行比对,这样虽然不能直接确认出死者的身份,但至少可以知道死者是哪个家族的人,从而缩小调查范围。
网络配图(图片来源于网络)在进行DNA比对之后,办案民警发现死者与登封当地三个家族比对上了,但奇怪的是,在对这三个家族进行挨家挨户调查询问之后,却还是一无所获。
一时之间,DNA比对也帮不上忙,办案民警只能再次将希望寄托到尸体和现场身上,希望能找到更多线索。
通过分析,办案民警发现死者身材健硕,在武校出名的登封,此人会不会是武校教练或者健美人员呢?在进行进一步调查走访以及咨询之后,办案民警推翻了这一判断。
随后,办案民警又将视线聚焦到在死者口袋里发现的一些砂砾,这种用石头打碎而成的砂砾在登封当地以及洛阳周边地区都广泛使用,要直接指出死者的身份难度太大。
网络配图(图片来源于网络)就在此时,一条意料之外的线索给办案民警带来了新希望。
原来就在办案民警围绕Y染色体DNA比对这条线进行持续调查时,得知原来比对中的张姓家族,历史上曾有从洛阳迁居过来的情况,这也就意味着,或许死者也有可能是来自洛阳的张姓家族。
果然,根据张家人提供的线索,办案民警在洛阳成功找到了和死者DNA比对成功的张姓家族。
但让办案民警再次失望的是,在接下来的调查走访中,却还是没有发现有人员失踪的情况,死者似乎也不来自洛阳的家族。
网络配图(图片来源于网络)现实情况总是比理想的骨感,到底该如何得知死者身份?在经过反复思考之后,一个念头出现在了办案民警的脑中,“或许没有线索,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线索”。
既然有死者,那么家属肯定就知道联系不少了,加上被刻意损毁面部,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就是家属作案,然后对外以各种理由宣称人在外地。
电话那头的“死者”
虽然在第一次调查中,办案民警没有找出死者的真实身份,但在春节之后,办案民警很快进行再一次调查。
这一次,只要好好盘一盘哪些家庭有符合死者特征的成员没有回家过年,就能大大缩小排查范围。
网络配图(图片来源于网络)果然,在洛阳张姓家族中,一个名叫张越(化名)的男子进入了警方的视线。
当办案民警围绕张越展开调查时,张越的一个邻居反映,在过年期间张越还给自己发了段短信,说自己在浙江打工过年没时间回来,并说年后叫自己一起去。
这样一看似乎死者并不是张越,而且在第一次排查时,办案民警也打过电话给张越,当时电话那边的人确实对各种问题对答如流。
不过这一次,电话却再也打不通了,而且面对警方的调查,张越的妻子胡梅(化名)表现奇怪,回答问题总是再三思索才开口。
而且就在案发几天前,还有群众发现张越和胡梅发生了激烈的争吵,而在这之后,张越就再也没有出现过,说是去浙江打工了。
种种迹象表明,死者很有可能就是张越,经过DNA比对之后,警方的判断得到了证实。
网络配图(图片来源于网络)这就说明,警方在当时联系上的“张越”,以及给邻居发短信的“张越”都是假的,而这一切,张越的妻子胡梅脱不了干系。
随后,办案民警围绕胡梅的社会关系展开调查,发现胡梅和张越虽然是夫妻,但她同时和一个名叫吴明(化名)保持着同居关系,两人在县里租了个房子一起住。
面对警方的调查审讯,犯罪嫌疑人吴明很快就交代了自己杀人抛尸的犯罪事实,犯罪嫌疑人胡梅最后也交代了犯罪事实。
网络配图(图片来源于网络)据犯罪嫌疑人交代,死者张越脾气暴躁,经常家暴,这让犯罪嫌疑人胡梅难以忍受。
两年前,张越家盖房子,吴明给他家拉过砖,一来二去就熟络了起来。后来,胡梅和吴明就慢慢发展成了情人关系。
两个各自有家庭的人,就这样保持着一段不能见光的关系。
网络配图(图片来源于网络)在相处过程中,胡梅经常和吴明诉说自己的苦楚,通过胡梅,吴明也知道了张越的家暴行为。
就在案发前,胡梅正在租住的房子里,在外打工张越回到家找不到认,就打电话威胁胡梅回家。胡梅以第二天要送孩子上学为由没有回家,而长期威胁与暴力,在这一刻也开始让她不愿意再承受。
她决定和情人吴明一起将张越杀死,一了百了。
网络配图(图片来源于网络)第二天,吴明找上张越喝酒聊天,一直犹豫要不要下手,期间胡梅几次打电话催他动手,甚至是用言语刺激。为了自己面子,犯罪嫌疑人吴明最终动手,将熟睡中的张越残忍伤害。
作案之后,犯罪嫌疑人吴明将尸体包起来放到车上,也不知道往哪仍,只知道避开县城,所以往反方向一直开,开到了登封地界的一个村子,趁夜将尸体丢到了路边。直到被警方抓捕归案。
网络配图(图片来源于网络)警示
自古奸情出人命,纠缠不清的感情总是容易惹出各种麻烦事,酿成家破人亡后果的事情其实并不少见。
但其实只要正确处理,完全可以避免这些悲剧的发生。
像这个故事中,死者张越家暴,妻子胡梅不堪忍受,完全可以离婚解决,而且离婚之后再重新开始新的感情才不会埋下那么多隐患。
所以如果感情不和,请以离婚当作解决方案,不要去想着制造“丧偶”,否则最终还是要自己付出惨痛代价。
同样,犯罪嫌疑人吴明,没有珍惜自己的家庭,固执的认为情人胡梅是更好的选择,结果呢?一步一步被带入深坑。但凡多一点理性与思考,也不至于去做出如此完全没有任何好处的事情。
故事已经发生了很多年,但类似的矛盾其实并没有消失,同在一个屋檐下,和与分都应该被尊重,千万不要用欺骗、谎言、暴力来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