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阴迎曰尽,春气抱岩流。”这句诗句便是形容少林寺的无尽风光,少林寺作为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心中的武术和佛学圣地,这一点在从古至今的书籍和诗句中的描述已不少见。
金庸就曾在他的武侠小说中用丰富的笔墨描述出少林寺武功的出神入化,以及少林弟子的慈悲为怀,堪当得天下大义。不仅如此,少林寺还是中华武术的发源地之一,依然作为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使中国人的文化输出更为有了实际的载体。这一点对于中国文化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文化输出是现代社会非常重要的一点。
其甚至可超越国与国之间的武力征服,带来比刀兵相见更加彻底和急速的效果,一个国家做好文化输出,便是在国际上进一步拥有话语权的一个表征,甚至可能起到兵不血刃,不战而胜的效果。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年间,最初它的兴建是由于孝文帝为安置他千里迢迢请来的印度高僧。经过历代的弘扬与兴建,少林寺已然成为“天下第一名刹”。
唐初时期,少林寺由于相助李唐王室建立唐朝有功,受到唐太宗的封赏,从此少林寺便在中国的一众寺院中的名气一骑绝尘,成为其中最富有盛名的一座寺庙。少林寺不仅因佛法和封赏而盛名于世,他所承载的少林武学,也是他神秘而吸引着无数游人趋之若鹜的一个原因。
最近的少林武学宗师便是郝释斋,他是现任少林方丈释永信的武学师父,也成为郝释斋武学的传承人。郝释斋本人并不是一位和尚,而是一名俗家弟子,研究佛法也是由于自己的兴趣。他有着极强的记忆力,这也成为他在成为一代武学宗师路上的一大助益,郝释斋不仅在武学上颇有造诣,在药理方面也有着自己的研究。
他从22岁时便开始自学成医,遍阅医书,又向一众名师寻求医道。在行医的过程中,他不仅一边照顾自己身患重病的父亲,也开始一边向周围生病,但又看不起病的群众免费医治。后来在他坐诊的药房中,每天都簇拥着前来寻医问药的群众,常常座无虚席,这也可以看出郝释斋不论是在医道,还是在武术方面,都是极为令人敬佩的。
郝释斋其人不仅自身聪明好学,颇有机缘,才能悟得医道,勤于练习才掌握武术,他还拥有一颗执着于弘扬对于人世间苦难的同情心和帮助之心。这一点可以从郝释斋学习医道时便能够有所体现,不仅如此,在习得医术之后,对于看不起病的群众也都一视同仁。
使得他一定程度上,不仅强大的能力能够使人信服,其高尚的人格品质也是值得人尊敬的。在郝释斋的徒弟中,最有名的便是现任少林寺方丈释永信,他是郝释斋的关门弟子,也将自己的一身武功传给释永信。郝释斋不论何时何地都十分维护释永信,甚至表明自己要给释永信作证,证明释永信是会武功的。
但高尚的人格并不能使他永生永存,年,郝释斋在回到登封的高速公路上遭遇车祸,最终溘然长逝,一代武学宗师便这样离开这个世界。在郝释斋去世之后,全国各地的弟子都自发前来吊唁,而除与郝释斋有言传身教的师徒关系的弟子之外,还有曾受过郝释斋生前恩惠的群众,也自发前来送他最后一程。
纵观他的一生,虽未接受过十分良好的教育,但却凭借着自己的一腔好学之心,及过人的领悟力,而在武学和医道上都有所成就。这些俗世上的成功还不足以对他的成就做出一个全面的概括,郝释斋最为世人敬佩的还是他在教化人心上的成就以及对于普通群众的一种爱护之心。
正是由于这样的爱心,使他与佛祖渡人渡己的思想产生极大的共通性,或许这也是为什么他能够获得成就的原因之一吧!
参考资料:
《幸少林寺应制》
《一代宗师郝释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