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一派繁忙的景象:收割机轰鸣着,在不停地奔跑,麦子也随之变成了麦茬。
又到一年麦收时,登封市君召乡北部马鞍山下,一望无际的金色麦田,在田野里铺开,麦穗的香味扑面而来。
马鞍山全貌
黄城故城遗址
位于黄城村的黄城故城遗址内,半小时过去,一大片麦子已被收割。
故城遗址城始建于春秋时期,城内面积18万平方米,该城现存城墙一周,其夯筑法在我省古代城墙中十分少见。
此城墙的发现,对研究春秋时期城墙的修筑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黄城故城大体略呈长方形,南北长约余米,东西宽约米,面积约15万平方米。年,黄城故城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内部麦田
鸟瞰黄城村
四周城墙不少尚残存地面之上。
北城墙保存最好,墙基宽10余米,高出地表约10米。东墙残高4米,底宽约6米。西墙基宽6至7米,高约5至10米。
南墙高5米许。北墙东段有一宽约7米缺口,似为城门。南墙东段有一城门,门宽8米,两侧墙宽13米。城墙为夯筑,夯层厚6~9厘米,夯窝呈尖底和圜底状,直径3~4厘米。
在夯层内还遗留有修筑城墙时的夹板滚杆圆孔,孔径10~15厘米之间,孔距30~50厘米不等,有横向的和竖向的圆孔。
《杂道书》和《洛史》等史籍载:“尧聘许由坛禅于黄城。黄城,许由隐此”。
许由,相传上古阳城槐里人士(今登封告成镇南箕山),曾隐居箕山,也曾隐居黄城。
此属龙山文化早期之事,当时已可能有城。现考古调查的黄城,应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汉代又进行补修,在北墙内侧发现有修补的夯土城墙,夯层厚18~20厘米,且土质较杂,质地灰白并有红黄粘土块。直到晚清时期,当地群众还加筑该城,用以防御匪患。
粒粒皆辛苦
一派繁忙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