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的意思,莫过于“广而告之”,我原认为真正出名的东西是不用打广告的,打广告的都是不出名的东西。
后来觉得自己错了,现在真正出名的东西,不代表以前就没打过广告。比如:少林寺。以前我们总说“酒香不怕巷子深”,那是在久远的牧童还可以遥指杏花村的古代。现在钢筋混凝土的,酒香还真怕巷子深了。
少林寺的出名,来自从古到今的影响,也来自李连杰的一部同名电影《少林寺》。这部电影对于少林寺而言,还是打了广告的。所以现在,任何不如少林寺的武校想借助广告进行广而告之,也无可厚非了。
江苏宿迁民办武校广告打到了登封
在登封打广告的宿迁这所武校成立于年,彭飞龙是创始人兼校长。今年3月,他委托南京鸿唐广告有限公司,谈下了河南登封东、登封西两个高速出入口的广告位,两个广告位均由当地的郑州有容广告公司负责运营。据彭飞龙出示的相关合同显示:双方约定广告投放期限为一年,价格为42万元,分三期付款。目前,武校已经付款首批14万元。
广告于3月25日被正式挂出发布,一时在登封当地引发强烈反响。有文称:江苏武校竟来我大少林脚下招生?还有人写出了打油诗:郑少高速利令智昏,为人摇旗有失分寸。
4月24日,郑州有容广告收到了高速公路管理公司的函告。函告称,学校的广告内容“引发的社会舆论给登封市造成严重负面影响”,根据登封相关部门“请贵公司三日内将广告画面拆除”。4月27日,学校的广告被撤下。目前所悬挂的是有关“创建文明城市”的公益广告。
看了这个新闻,我不禁一乐,彭校长挺可爱的,其行为就好比关公门前耍大刀、孔圣人门前卖三字经、鲁班门前卖斧头。虽然有些挑衅味道,但要说彭校长完全无理,也是不对的。
关羽在成为关公之前
今天借着这个新闻,我们就来唠唠几个圣人,也通过几个圣人的事点拨一些庸人。
关羽人称“关公”,也称“武圣”;孔丘人称“孔子”,也称“孔圣”;公输班人称“鲁班”,也称“机械圣人”。
这几个圣人是相当牛逼的,所以才有了前面提到的:关公门前耍大刀、孔圣人门前卖三字经、鲁班门前卖斧头。尤其还有个成语叫“班门弄斧”,就是告诉世人,别来名人名家面前臭显摆,否则会LOW掉你的底裤。
货币天然是金银,金银天然不是货币。那么,关羽、孔丘、公输班天然是圣人吗?当然不是。关羽、孔丘、公输班天然就会耍大刀、卖三字经、弄斧头吗?也当然不会。关羽、孔丘、公输班之前有人耍大刀、卖三字经、弄斧头吗?当然有。
通过三个问题,我们得到了这样的答案:既然关羽三人天然不会耍大刀、卖三字经、弄斧头,也天然不是圣人,在他们之前就有人会。那么在他们之前的人,阻止他们三个耍大刀、卖三字经、弄斧头了吗?
如果没有阻止,那么三人成圣人之后,又干嘛阻止别人耍大刀、卖三字经、弄斧头呢?这是搞垄断,还是搞歧视呢?
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必有海纳百川的胸襟,我想少林也应该有。之所以会出现“关公门前耍大刀、孔圣人门前卖三字经、鲁班门前卖斧头”,不过是些庸人借着圣人之名遣词造句罢了。
我们一直在喊“平等自由”,你对别人都搞歧视搞不平等,何求自身平等自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人,别太自私了,做事,别太对不起良心了。
精武精神
以前很多武学流派的绝技失传,莫过于“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封闭封建思想。不仅如此,还有些人和门派有“地盘”主义,好像他在一个地方时间久了,这个地方就属于他似的。
比如叶问和霍元甲去外地开武馆,总有当地武馆的人来找事,貌似这个码头就是他们的。当我们看到电影中的片段时,我想包括前面那些写文章和打油诗抨击江苏武校来登封打广告的人,都是会为叶问和霍元甲打CALL的。
怎么人一到现实,就LOW的一逼了呢。尤其那些标榜自己时尚、穿着时髦另类的人,思想尤其的肤浅。
在外地开武馆影响大,还是打广告影响大?我想大家都会觉得开武馆影响大。时至今日,叶问传人不仅从广东去济南开武馆,还把武馆开到了埃及,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还带武僧团去国外交流。当地人说什么了吗?
现在的中国,不仅有传统武术,还有韩国跆拳道、日本柔道、空手道、泰拳等。这些外来武术来到中国,中国人说什么了吗?咋去登封打个武校广告,还造成了恁大的负面影响?你们咋恁矫情呢!
做人,要有品格。习武,要有武德,更要有霍元甲先生提倡的精武精神:容人间豪气于一体,聚仁人志士于一堂,求大同,为民众的博大胸怀,坚忍不拨,排除万难,弘扬爱国、正义、修身、助人的精武精神。
怕竞争的,都是懦夫!
就是去打个武校广告,还不是去登封开武馆,就负面影响成这样。害怕什么呢?
真正的武者,或者一个真正尊重武术的地方,至少是一个喜欢武术交流的人或地方。不喜欢武术交流,就守着自己门口一亩三分地,生怕别人抢了去。这不是武者,也不是武术精神,是懦夫的表现。
我从来没有见过有强者害怕竞争的,也没见过有强者利用政府力量打压别人的。有本事,自己上啊!
每每出现新闻,总有一群跳起脚来骂娘的人。好像有人动了他的奶酪似的,事实不过是他的一场自作多情而已。奶酪是别人的,他连舔的机会都没。
这些人,去少林寺旅游,估计人家不会免他一张门票钱。没有外人的时候,他不知骂了少林多少次。一旦有了类似江苏武校的外人,你看他热爱“地盘”爱的,又是写文章又是打油诗。考试都没来得及施展的才华,在那刻变得妙笔生花滔滔不绝了,生怕别人忘了他唯一值得骄傲的身份:本地人。
真特么LOW逼!咋了,就算你是关公,门前还不能让人耍大刀了?
本来是一场商业广告,人家钱也交了,合同也签了,广告位也上了,一切都在法律框架内。你非得用一场所谓的“负面影响”和“民愤”,摘下法律保障的广告牌。看是小事,实则是以一种非法律的手段,碾压了一次法律的权威。可见,法律权威在当地,也就那样。长此以往,呵呵,无法无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