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拐30年,寻亲17年,周天鹏终于找到了回家之路。
这是一条位于重庆市永川区仙龙镇粉店村的乡间小路。
年2月5日,农历正月初五。这一天,对于被拐至河南已30年之久的重庆小伙周天鹏来说,是人生中最激动、最紧张的一天。经过一万零九百余个日夜的漫长等候,33岁的他终于回到位于重庆永川仙龙镇的家中,与自己的亲生父母相认。
这个拥抱
他们全家已经等了30年
2月5日上午10点左右,周天鹏从重庆永川城区出发。他抱着为母亲准备的鲜花,坐在汽车后座,有些紧张。
回家路上,周天鹏话不多,只是不时诉说过去的零散记忆:“土坯房子,家里有个缺了口的陶罐,我小时候总是从缺口处拿鸡蛋……去过北京、河北、贵州……遇到了很多好人。”
更多的时候,周天鹏只是望着窗外不断后退的风景,眼眶红润。
车绕过一段段弯弯曲曲的盘山路,临近村口,一位白发老人凑到车窗边,热情地和周天鹏打招呼。
周天鹏的眼眶逐渐湿润。
11点06分,车开到了村口,鞭炮声响起,乡亲们手举小旗,陪伴周天鹏的家人等在村口。
周天鹏刚下车,年迈的父母一眼就认出了他,两位老人掩面哭泣、泪流不止。
手捧鲜花的周天鹏一路小跑,跪在父母面前,一家三口相拥而泣。
随后,周天鹏搀扶着父母向家走去。只见大门口挂着红灯笼,院子里摆了十来桌团圆宴,墙上挂着横幅——“欢迎周天鹏回家认祖归宗”。
在院里,母亲贺由芳伸手抚摸着儿子的脸,声音有些颤抖,“比小时候瘦了好多,在外面是不是吃了很多苦?现在终于回到我们身边了,妈妈一定会好好弥补你欠缺30年的母爱。”
听到这里,周天鹏的眼泪再一次流了下来,他紧紧挽着母亲的手不愿意放开。
儿子被拐
母亲长期陷入深深自责
这30年来,贺由芳一直在责怪自己。她恨自己当年大意,导致儿子被拐,“那天我带他去赶集,独自去上了个厕所,出来就发现孩子不见了。”
信息闭塞、交通不便、没有线索,儿子被拐后,一家人一直在找,但一直找不到。贺由芳陷入了痛苦的自责中,“他小时候很胖,饭量很大,嘴很甜,性格很外向,我总是梦到他,在梦里他跟我说,‘妈妈你抱抱我,抱抱我’,但每当我伸出双手想抱他时,他就消失不见了。这时我总会从梦中惊醒,泪流不止。”
年1月30日,贺由芳和丈夫得知儿子终于被找到了,两人激动得睡不着觉。跟儿子约定好2月5日回家认亲后,两人更是整夜整夜无法入眠。睡不着时,贺由芳就上网翻看儿子这些年在网络上发的寻亲视频,看过后又心疼儿子受的苦,更加睡不着。
3岁离家
从重庆被拐卖至河南
年春节前夕,3岁的周天鹏被拐卖到河南。
周天鹏已经记不清自己是怎么被拐的了,“可能是因为糖。”他的脑海中总出现一个场景:一个裹着头巾的女子给他糖吃,后面的事,他就想不起来了。反复出现的画面只有坐绿皮火车,最后去了河南省登封市大冶镇。
周天鹏的幼年过得并不好,养他的是一位单身男性,“他常出门,家里没人做饭,自己饿一顿饱一顿,还干了不少家里和地里的活,相比同龄人吃的苦要多些。在村里,也常被欺负。”
周天鹏长到六七岁时,时不时会听到村里的闲言碎语,说他是养家花三四千块钱买来的,他也发现自己和养父长得并不像。16岁那年,他确认了自己不是养父的亲生儿子。养家的姑姑告诉他,他确实是买来的。
寻亲17年
他坚信能与亲生父母重逢
16岁那年,周天鹏辍学了,开始四处打工。他去过北京、江苏、河北,做过矿工、洗车工、电焊工、服务员、厨师,但不管在哪打工,他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