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为维护少林寺声誉,高僧签生死状擂台比武,
TUhjnbcbe - 2025/6/24 0:58:00

“天下武功皆出少林”,这短短的一句话,就能彰显出“少林”这个门派在中国武术史当中的地位。

此外,少林还是佛教圣地,很多高僧为了维护少林的尊严,也会和其他门派大打出手。

一招制敌的释德根

在少林的历史上,曾有一位为了师门荣誉“一招制敌”的高僧,他便是释德根。

此人从六岁开始便已出家,最初的时候在少林寺下院的炒米寺当中,在这里,他得到了一个法名,为“德根”。

16岁那年,他正式师从少林,先跟着贞绪大师习武,又在吴三林处突飞猛进,学会了包括罗汉拳等一百多种拳法,由此可见,此人拥有极高的武学天赋。

在练武的时候,释德根就极为勤奋。

从7岁开始,他的腿上就被其他老和尚绑上了铜钱,每天都会增加一文,随着时光飞逝,他腿部的铜钱数量也渐渐增加了起来。

为了练习轻功,他每天都在五乳峰上来回疾跑,之后,他又身穿铁衣、手腕上带着钢环,腿部绑上铅瓦,终日“飞行”,有了极高的造诣。

每日练功结束以后,他还会单独前往少林寺对面的五龙潭边上,在那里运气和排掌,顺便修身养性。

在成长的道路上,他也听闻了很多少林门徒行侠仗义的故事,懂得了少林武术对于健身、自卫和卫国的重要意义,在每天,除了坐禅和念经之外,他更多的事情便是修炼自己的拳术。

待到20岁,他的名字便已经在少林之中响当当了,也同样被誉为“近代河南武林中掌握套路最多的武僧”。

也正是那一年,释德根要和三位兄弟一同前往西安城受戒,临行之前,师傅再三告诉他:出门在外,不要忘记初心,出家人要以慈悲为怀,学拳,是为了护身,千万不要在外面惹是生非。

师傅自然也知道,才20岁的释德根自然有着年轻气盛的味道,所以还专门提醒了一番。

释德根听到了师傅的教诲,也立马点头称是,连夜收拾好行李,便和自己的师兄一同踏上了前往西安的道路。

结果,让他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走在熙熙攘攘的西安街头,释德根和师兄也都非常好奇,这是在少林寺中从不会出现的景象。

很多摊贩都在路边叫卖,其中有一位特别吸引眼球。

摊主是一位大力士,在街上设了一个擂台,擂台旁边还有两根柱子,上面写道:拳打南北二京,脚踢少林和尚。

横批为:天下无敌。

如此醒目的招牌,自然会引起无数人的驻足观看,释德根和师兄看到如此惹眼的牌子,自然是气不打一处来,因为上面的词汇,对于少林寺是一种侮辱。

想到师傅说过不要在外面惹事生非,大家起初还都挺冷静的,只是想让大力士将上面的词语划掉。

商议过后,大家决定让释德根上前去跟摊主说明情况。

释德根拍了拍摊主,希望他能够摘掉这副对联,免得伤了武林和气。

可这位大力士一看释德根比较瘦,坚持不摘,还连连说:“立台打擂,签下生死状,死伤不论,谁能打赢我,这个摊子就归谁了,若有本事将我打死,算你厉害,若是不小心被我打死,我也不会偿命。”

听到这番话,释德根瞬间气愤不已,他还忍着心中的怒火,好好跟摊主说了说。

可此时,大力士反而显得非常不耐烦了,上下打量着释德根,对他说:“你这个秃驴,不识抬举。”

紧接着,他就凭借着自己的大块头挤了上来。

释德根原本是没想着要动手的,怎料大力士一记“扫堂腿”,瞬间踢到了释德根的脚踝上,释德根感觉到一阵钻心的痛。

到了这个份上,便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释德根说:“你们欺人太甚,既然这样,那我就要领教一下了。”

就这样,两人在擂台边上签字画押,作为“生死状”。

释德根的师兄网也看到这一幕,也觉得对方欺负人在先,师弟明明还没有动手,那人就直接使了阴招,因此,师兄也就不想阻拦,毕竟师傅都说过:学拳,是为了自卫。

释德根放下了玉钵和袈裟,随后跳上了擂台。

周围的人一看,瘦小的和尚竟然迎战了,也纷纷围了过来。

大力士非常轻敌,想着这个小和尚根本没有办法打疼自己,于是在出拳的时候都非常随意。

释德根习武多年,也感受到对方的语言虽然轻蔑,可也绝非等闲之辈,行家只要伸手,就知道有没有功夫。

他随意挥拳的那几下,明显能感觉到胳膊“曲直难分”,动作非常敏捷,颇有柔中带刚的味道。

因此,大力士打最初几拳的时候,释德根只是在躲闪,并没有出拳。

几个回合下来,释德根假装败下阵来。

观众们有人拍手加叫好,还有人连连感慨,大家也都觉得,释德根的年龄太小,遇到这么个大块头,败下阵来也是情有可原的。

一旁的师兄看得明白,释德根是在看看对方到底有几层功力。

有人还突然喊道:“小师傅,下来吧,不要和他玩命了。”

台上的释德根正聚精会神,看到大力士洋洋自得的样子,便用“罗汉拳”和对方周旋,一直在声东击西,虚虚实实,将对方的脾气给彻底勾了出来。

那人有些愤怒,因为他始终没有办法彻底击倒瘦小的和尚,于是拳脚交加,猛然打了过去。

在抓准了时机之后,释德根一拳打中了对方腰上的脆弱部位,大力士踉踉跄跄,直接从擂台上倒了下去。

台下的人纷纷叫好,都看到了释德根出拳速度之快,用巧力化解了大力士的攻势。

之后,释德根立即扯掉了对联,将碎屑抛到了天空之中。

大力士倒在擂台下面,他也知道,小兄弟还是选择放了他一条生路,毕竟口出狂言的是他自己,因此,他也就没说什么了,高手过招,点到为止。

至于释德根的拳法,还有过很多事情能够作为佐证。

一日,释德根回家探望自己的母亲,当时母亲正在套着黄牛在磨面,喊他去拉着牛快走。

可释德扯着牛走,牛就是不愿意走,母亲在旁边一直催促他,语气也有些着急。

释德根实在不耐烦了,就猛然给了牛腚上一拳,牛直接垮掉了,卧倒在磨道上起不来。

后来,在抗日战争年间,释德根骑着一辆自行车外出,碰巧遇到了一个日伪军。

对方看他身上挎着一个包裹,就想要看看里面有什么宝贝,大喊一声:“和尚,停下!”

释德根停下了,对方拿着枪指着他,释德根眼疾手快,立即掰住对方的手腕,那把枪也就落下来了。

伪军吓得一激灵,马上就要去捡枪,释德根立刻一拳将对方打倒,用石头砸烂了他的手枪,然后骑车而走。

释德根的一生都在致力于武术

如此一位武林高僧,也自然是希望后继有人的。

因此,释德根在年纪渐渐大了以后,也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弟子身上。

释德根是少林寺近代最为著名的一位武僧总教头,也在新中国成立后得以重用,担任少林武术的唯一教练。

在新的时代,他为了弘扬少林文化,与时俱进,摒弃了一些古老的传统,将自己所学的绝技倾囊相授,对少林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极高的作用。

20世纪60年代之后,释德根的师傅受到了登封县体委的委托,到大金店的登封五中以及周边的村学校去传授武术技巧。

而在那段时间,村里几乎所有人在听到了消息之后都赶来了,他们争相拜师,上至80岁的老翁,下至6岁的儿童,都要前来学习武术,一时间,习武之风在当地极为盛行。

而那片区域,也将释德根的拳法看得很高。

在这里,释德根大师又传授了梅花拳、朝阳拳、罗汉拳等等,同样也传授了梅花单刀、双刀以及大刀破剑、三套环破枪等。

在全民习武的风俗习惯下,还同样出现了一些杰出的女拳师。

比如安振喜,就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女拳师,她在大金店小学和登封五中读书的时候,碰巧遇到了释德根前来教授武术,从此铁了心师从释德根学拳,由于长期的苦练,也有了很身后的武术功底。

郑进保是大金店南拐人,最初接触到拳法的时候,还是大金店一中的一位老师。

释德根在教授拳法的时候,郑进保就跟着学习,将这些拳法当成是强身健体的一项措施,还同样教授给了自己的学生,如今,就连他的弟子中,能够在国外表演少林技艺的,就接近了20人。

在释德根的众多弟子当中,最出名的莫过于朱天喜了。

他是嵩山少林第三十二代传人,近代大师释德根的闭门弟子。

为了能够得到师傅的真传,在最开始的时候,他多次徒步往返少林寺求师,以真情感化,赢得了释德根的偏爱,最终将他收纳为徒。

无论是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冰天雪地的冬天,朱天喜都始终如一。

他用自己的毅力换取了成就,并于年摘取了全国武术观摩赛少林拳的金牌,他的名字,也被载入了登封县的县志之中。

这些徒弟都能在习武之中有所成就,也能够肩负起弘扬少林文化的重任,释德根也非常欣慰。

年,一代大师逝世,留下了无数故事,供后人品读。

到了年,少林的发展,有了多种形式。

特别是郑州少林武术学院和武术医学院的发展已经充分引起了社会的重视,在经济发展的年代,开发少林系列产品的重任已经落到了郑州武术学院的肩上。

参考

张国臣著.嵩山的记忆

李振亮主编.少林武术发展史

德虔,德炎编著.中国少林武术大全上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维护少林寺声誉,高僧签生死状擂台比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