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WUDIAN
?版式提起郑州,很多人会说交通不错,懂行的可能会说出“商城”和“绿城”的诨号。至于第八大古都,只能尴尬一笑。年的厚重历史深埋地下,连白纸黑字的记载都没有。即便是那段在学界颇有地位的土夯城墙,貌似也跟西安、南京等相去甚远,不可否认,从视觉上看,土堆墙实在没有古都城墙的气质。但你知道吗?郑州有83处国保单位,数量怒甩西安杭州洛阳。郑州拥有诸多中国第一,中华文明就是在郑州迈开了脚步。郑州,真的被误解太深了。作为郑州人,我最怕被问:啥?郑州是古都?“八大古都之一”本来是多么高大上的名号,但郑州却因此背负了N多质疑和嘲讽。“一下雪,西安就成了长安,杭州就成了临安,南京就成了金陵,北京就成了北平,苏州就成了姑苏,洛阳就成了神都,开封就成了汴梁……郑州依然还是郑州。”害,人家说的没毛病。雪后北京图片来源:故宫雪后开封图片来源:新华网雪后郑州图片来源:FANG就看看前“七大”,哪个不是古香古色?郑州有啥?火车?二七塔?好像都跟古都挨不上边。其实,郑州拥有中华文明的诸多“第一”。中国叫China,如果c是小写,这个单词的意思就是瓷器。即便你现在能看到的瓷器,大多来自龙泉和景德镇,但最早烧制瓷器的却是郑州人。60年代,铭功路上的一座商代大墓里出土了一件像陶又不是陶的酒尊。它的身上有淡*色的釉质,经过鉴定,这是原始瓷器,把中国的制瓷史往前推了多年。经常和瓷器相提并论的丝绸,最早也是郑州人纺织出来的。上世纪80年代,荥阳青台遗址里出土的罗织物是中国发现最早的丝织品。此外,最早的村落在新郑唐户遗址、最早的城池在郑州西山遗址、最早的王朝在登封王城岗最早的民办寺院是巩义青龙山慈云寺、最早的书院是登封嵩阳书院。村落、城池、王朝、手工业、宗教、教育……这些方面足以说明,中国文明的脚步,就是在几千年前的郑州地区迈开的。郑州市西山仰韶文化城址足以见得,郑州历史不输给任何一座城市。郑州知名历史文化专家阎铁成公开发表文章,题目甚是直接干脆——《抱愧郑州》。文章以高度的历史纵深,不仅繁举郑州多项遗产,还呼吁人们不要再用郑县说事,“这不仅抱愧郑州,也显得对历史的无知!”年他又出版一本名为《重读郑州》的书,其副标题是“一座由考古发现的创世王都”,就把郑州看作中华文明宏观序列中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在序言中评价郑州说:“从旧石器到新石器,从原始部落到王国文明,人类历史发展的链条从来没有在这里断开,谱写了中华文明的最早篇章。”“从西山古城算起,郑州已经有了年的城市发展史,从商代亳都算起,郑州已经成为世界城市群中发展没有中断的年龄最长的城市。”城市是文明的重要标志,历史长河中,一座古老的城市往往会延续千年。今天的城市要可持续发展,不仅在于经济,更需一种追溯过往、涵养文化的氛围,历史积淀就是“软实力”。历史终会融入这座“创世王都”的城市肌理之中。郑州商城遗址年伊始,郑州就交出了一份靓丽答卷:全市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大关、常住人口突破千万、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郑州成为第16个迈入城市GDP万亿俱乐部的成员,也是中部第3个。去年9月,*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郑州又叠加了国家中心城市、中部崛起等机遇,在国家发展格局中越来越重要。这一切都离不开这座城的历史与积淀。阎铁成曾饱含深情地说:“郑州是*河岸边出现最早的城市,它伴着*河已经走过了年的历史,如果说*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的话,郑州就是*河母亲的长子,应该说,郑州尽到了作为长子的责任和担当"。如今面对人们的误解,《抱愧郑州》就发出了这样的疾呼:历史郑州不是一座县城,更不只是一座“被火车拉来的城市”!它是一座被现代火车隆隆车轮声唤醒的三千年王都。在阎铁成看来,人们对郑州有误解,就在于它太古老,它被历史深深地埋在地下,它的历史的辉煌是近年来随着考古的发现才被人们知道的,人们对它了解不多,造成了对它的误解。在他心里,似乎只有不断鼓与呼,才能弥补一点心里的缺憾。河南面临的困境也是一句老生常谈的话——“河南是文化大省,但还不是文化强省”。我们认为,只有廓清“什么才是河南”这一议题,才能更好地看到来路、找寻去路。如果你对阎老师的研究感兴趣,不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