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龙山距石家庄西南二十公里,十多年前常单车结伴踏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参加文化活动的增加,得知那还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封龙书院,她曾与现存的岳麓书院一同齐名。“五一”放假,不愿与可爱的全国人民挤道路、争座位,决定再访封龙。
从公交线路上可以查到,从火车站坐公交车可到龙凤湖,到了龙凤湖也就到了封龙山。但好事多磨,因晚去一步,首趟车已开出,次趟得再等两小时。这不是浪费生命吗?我只好改乘到铜冶的,再转封龙。同到铜冶转车的还有另外一家三口,共同的遭遇使我们走到了一起。铜冶是个小镇,镇上交通最多的是三马子。一个“三马子”说到封龙山得二十元,而且不许还价。那一家三口好像沉不住气,准备掏钱就范。我对那家人说:“出门就是找累,怕累不如躺倒睡,咱们走!”那“三马子”见我们真的要走,脸马上堆了笑,答应车价可降,然而我们已决定离开。果不其然,另一“三马子”没费口舌就十元搞定。我们坐在三马子的后棚,听着柴油机砰砰的响声,颠簸在乡间的土路上,又说又笑,很是开心。如果画家从远处看,我们绝对是一副浪漫的乡村油画。那一家人问我:“你是干什么的?怎么断定十元可搞定?”我说:“距离就那么近,二十元、十元都不是标准,标准都是人定的,既然是人定的,就可以改。不想变就不会变,不想变是因为自己认为不能变。变是永恒的,不变是相对的。”不知不觉,我又成了柏林禅寺方丈给我题写的“出广长舌”了。世上哪有固定不变的东西?唐以肥为美,宋、明、清以小脚为美,现又以苗条为美,这些标准哪是标准?都是人为的标准!”听我近似佛陀的演讲,那家念中学的孩子眼睛瞪得大大的,全神贯注地听。那男主人对孩子说:“让你出来还不出来,在学校你能遇见这样的叔叔?”不知不觉,我们到了封龙山脚。那一家三口非要代付我那应摊的车费,并说一定后会有期。是的,人生充满奇遇,世态充满轮回,谁说这次相遇就不是以前的那个“后会有期”呢?我对那家人说:“登山不用腿,而用心,愿不愿跟我重开一条上山道?且可绕开每人十五元门票!”一家三口很感兴趣,于是决定跟我走。走了五十多米,我说:“该拐了!”当我指出要走的山路时,那男主人犹豫了。害怕了吗?害怕是什么?害怕是责任!什么是责任?责任是因为有爱。我想男主人更爱他的妻子和女儿,担心她们的安全。什么都得彼此愿意,我又何必强人所难?于是,我决定自己独辟奇径,尽管我有享受免买门票的待遇。当我向山脚拐行时,五个小伙子跟了上来。原来“隔墙有耳”,在我与那家男主人讨论路线时,省科大的几个大学生早已听得明白。探险不必彰显孤单,有同伴我又何必拒绝?绕过村边柴房,走过房后菜地,出村不远,一条河挡住了去路。虽然河已枯竭,但河沟足以阻止前进的路。我们绕河探寻,最终拽着树根、藤条滑到河床。沿乱石铺满的河床东行二百米,见有一岸堤塌方,借助于树根、藤条,我们又爬出了两丈深的河道。出了河道,就到了山脚。根据经验,有老路走老路,没老路找山梁。老路早没了踪影,看来只有自己重开。走过五百米,见前好似有攀登的斜坡。我们分开荆棘,鱼贯而上。荆棘淹没了我们,遮天蔽日,晕头转向,但只能硬着头皮攀登,谁让自己放着现成路不走,非要过这探险的瘾?期间,有人手被划破了,有人衣服被划了,但没人退却。人对未知容易产生恐惧。面对恐惧,一种人退却,一种人兴奋。然而,年轻预示着开拓,黑障过后是希望,既选择怎会退却?出了树丛,眼前豁然开朗。远处起伏的山脉、棋盘的麦田、飘渺的村落,尽收眼底。往北望去,龙凤湖波光粼粼,红顶别墅在太阳下熠熠发光。湖旁有个平滑小山,但并不孤立,与其他几座山脉隐约相连,像一条飞腾的巨龙。
此不是上好的风水吗?九三年自己骑车漫游来到这里,看着远处的山势,归隐之心油然而生,心想退休后在此安居,搭个茅屋,种些果园,过世外桃源的生活。没想到,几年过去,那里竟被房地产商抢先霸占。
想隐居的堕落成了诗人,想挣钱的成就了商人。其实,所见略同的大有人在,只是手段不一,目的不一而已。
此次出门匆忙,没备食品,但这难不住我,野外很多东西都可吃。一种叫马奶子的就相当不错,而且俯拾皆是。我一边走一边找马奶子,几个年轻人对此没有兴趣,一蹦一跳像初生的山羊一样向前跑去了。小时候称这种东西叫“马奶”,叶子断处渗出奶一样的白液,可生吃。
也许是纯天然食品──马奶子的力量,中午时分,我赶上了前面几个已气喘吁吁的年轻人。太阳光芒四射,几个年轻人早坐在阴影下犯困打盹。我一边走一边吃,一边吃一边找,看来还是应了那句姜还是老的辣的俗话。其中一小伙准备跟我走,其他人怎么叫也动弹不得了。尽管我一边走一边吃,晃荡着前行,但没过多长时间,那小伙子还是被甩丢了。前面出现一片槐树林,槐花的香甜早已随风飘入鼻孔,槐花又成了我的美食。(转帖时,图片丢失。槐花——色、香、味俱佳,有点甜,可充饥,但多了会引起浮肿)山雀——路上它陪我说话最多,叫的也欢,也许它看到了它心爱的主人小鸟也来唱歌了。谁说养在笼子里、逮到自家的鸟才是自己的?在林子里的鸟才是自由的鸟。鸟是用来听声音的,不是让人来折磨的。胸怀世界,世界就归我;慈悲大地,大地便投向我。我喜欢它们畅快的交流,我喜欢它们自由的歌唱。人说华山自古一条道,封龙山也有这样的路。怪石嶙峋,巨石兀立,前无人说华山自古一条道,封龙山也有这样的路。怪石嶙峋,巨石兀立,前无可踩,后没退脚,手脚并用的我成了壁虎。也许性格使然,这样我倒觉得才算登山。自然的山石个性十足,像没有教化的乡村小姑。那贴瓷粉刷渲染的景点,是浓妆涂抹的妓女,虽说艳丽,但谈不上什么情趣。一人独爬山梁也许是寂寞的,但大山不会扔下我一人不管,一路上很多知名和不知名的植物和花朵都过来为我做伴。(转帖时图片丢失)米瓦缸子——儿时我们这么称呼,果子像努嘴的小石榴,里面装满黑籽。听人说,它能治疗男性方面的病。
小种麦麦——童年我们称这种草为“小种麦麦”,穗嫩可以拔下来吃,往往生长在路边或井台。米布袋——开蓝色小花,结长条小籽,形状像布袋,内有米粒一样的籽,很好吃。打碗花——不知道为什么叫打碗花,大孩子吓唬小孩说:不许动!动了就把碗打了!长大知道:有些冠冕堂皇的的说教也如此,一是咋呼、吓唬,二根本就是无稽之谈,纯粹胡掰,因为你单纯,因为他认为你小。酒棵子——童年我们称它为酒棵子,喇叭花可吮吸,甜甜的。其块根像小孩子指头,胖乎乎的,据说可入中药。
酸溜溜(酸豪苗)——老瓦房上常有,可以吃,酸酸的。不想山里的石头上也很多。无名花——山上很多这样的花,我不知其名(博友说是刺球花),伴我时间较长,我把其照片也贴到博上,也算对它的回报。博友们知道她叫啥帮着给起个名儿.
(转帖时图片丢失)猫猫眼——儿时我们这么叫,断裂处流出白液,兔子吃了会变成红眼。据说白液有*,娇嫩处碰到会肿胀
山鸡——树丛中会“咯咯”飞起,吓你一跳。其警惕性很高,不易接近。
(转帖时图片丢失)野蒜——以前外出旅游,见景点有人卖这种东西,不想这次竟发现好多。我采集了不少,回去还炒了盘菜,甚是好吃。酸枣(咯针)——漫山遍野,它比较爱我,常用刺扎我。为何不嫁接成大枣呢?其根扎的深,耐旱,不管就可收获,可见山民不是不懂就是懒
鹰——我的灵*,它是孤独的,我是孤独的,见到它,我的灵*得到了安息。行走在这样的路上也许会感到孤寂,但我不会,因为我似乎成了大山的儿子,来到山里就有神灵传我思想。攀登让心胸更接近大山,你会注意到,那些扎在岩石缝隙里的植物,它们的根比枝干长,甚至长好几倍。谁说根就是根,枝干就是枝干?我们完全可以这样想:根是枝干的枝干,枝干是根的根。为了长枝干,根扎入了大地;为了长根,枝干伸向了天空。独孤是缺少交流,当我们把自己融于自然,我们就成了自然的灵*,自然是我们血脉的血肉。你会感到山的呼吸、水的等待、日月的青睐。如果人与自然缺乏互动,即便挤在人群,也会显得孤寂。在独自的行走中,我享受着大自然送来的各类问候、缠绵和热情。人本是山的儿子,如今又回到这里,好像找到了慈爱的母体。走过这段“华山”路,进入一块平坦山地,有绿草,有山花。绿草像迷人的深潭,花朵像抛来的媚眼。坐在草甸上,没在草丛中,打个滚,一身的疲乏就会消失。远处有一巨石耸立,酷似天神金刚。在金刚俯视的前方,有个人迹罕见的山坳。多年前我曾独自攀越,那里怪石嶙峋,在一绝壁上,石头佛、牛、魔*、狮子、老虎、猿猴随处可见,简直就是一个天然的动物园。我为自己的发现惊喜,心想,如果把路引到山坳口,再在山口竖起一大牌子,上书“石兽园”或“魔*城”,那一定有卖点。年,一位商人对我的发现感了兴趣,邀我一道去实地考察。我们带上望远镜、大炮(体育用照相机),骑摩托开到了山下。然而,事有不巧,赶上全国闹非典,全民皆兵,村民把我们几个当成了嫌疑人,坚决拒之于山门之外。其后我也好像忘记还有这一桩子事,不想今次登山又勾起了以前的梦。找找看,中间两块巨石像不像两个恋人(博友说像俩和尚,和尚怎么会亲嘴?)在接吻?“魔*城”或“石兽园”据说现在还没人开发,也许还没被人知。如谁对此感冒,本人愿做向导。交换条件是:你开发赚钱,我只想免费游览。没有枪没有炮,自有敌人给我造;没有吃没有喝,自有山神给张罗。大山感动献绿宝,轻松漫游心不老。独抱巨石山脊舞,山神土地同贺好。下午五点,远处的山已看不到游客,我也爬到了最高峰──梅花峰(山上标注梅花峰,山下标注荷花峰)。本想到旁边的发射塔机房讨杯水喝,则奈悬崖挡住了去路,只能扒着石缝下山。考虑回程的时间,只好不再给自己较劲,终于踏上平坦路。没走多远,就到了白草寺。寺内有一株千年古槐,树上筑有众多鸟窝。我知道这里不缺水,因为鸟窝一般建在常年有水的地方。据说此古槐是隋南阳公主所植,昏君杨广屠杀僧侣,山中老虎驮公主远走苍岩(山)。古槐旁有一口四季长流的山泉,山泉化解了我久耐的干渴。踩着平整的台阶下山,脚舒服了很多。白草寺老槐树前留影晚七点,到达山脚,回市车辆已停运,只好在山村小住。那夜,槐花香把我围绕,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老虎又回到山中,皇姑再回封龙,而我也已剃度修行。红孩儿早期作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