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教育发布
*策、育儿、入学
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潜心铸师*,立德育新人。”为充分展现我市教师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教育局自年5月份以来,在全市教育系统先后开展了“登封最美教师”及“牢记育人使命,志做‘四有’教师”师德主题征文和师德优秀案例评选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广大教师踊跃参与,用朴实、真切的文字,真情再现了一个个“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开拓创新、担当作为”的动人故事.....自6月22日起,登封教育发布
悬着的降魔杵,可以挂单的阿育王古寺。
一、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九类寺庙
什么是寺庙?一言以蔽之,祭祀房屋也。
作为瞻仰、膜拜、祭祀、纪念、追悼的房屋建筑,寺庙在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曾有寺、庙、祠、庵、观、宫、洞、馆、殿、阁、寺庙、神庙、圣祠、精舍、静室、茅室、宗庙、家庙、祖庙、私庙、墓祠、家祠、宗祠、祖祠、庙祠、寺院、丛林、食堂、斋祠、宫室、孔庙、文庙、文昌庙、道场、梵刹、招提、拉康、缅寺、宫观、道观、福地、宝刹、教堂、礼拜寺、清真寺、纪念堂等数以百十计的称呼。
名目繁多、林林总总的祭祀房屋建筑,从祭祀的对象上说,可粗分为三大类:一是对天地*神的祭祀,崇拜的是各种神灵;一是对人的祭祀,纪念的是先祖和历史上确曾存在的圣贤真人;一是佛、道、伊斯兰、基督等宗教性祭祀,供奉的是教祖教宗,或神或人。
如我们进一步对祭祀对象梳理,选择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历史悠久、数量可观、信徒众多、影响较大的寺庙建筑,则大致可分为以下九个类别。
一是神灵祠庙。神灵祠庙是指以某个自然现象或某个神仙形象为祭祀对象的寺庙。在中国寺庙系统中,神灵祠庙是起源最早、种类繁多、数量众多的祭祀神灵的场所。神灵祠庙起源于人类早期的自然崇拜和**崇拜。神灵祠庙有以下类别:一类是天神,包括昊天上帝、日月星辰、司中、司命、风师、雨师等;一类是地祇,包括社稷、五岳、山林、川泽、动物、植物等,诸如马、牛、树、花之类均入祭祀之列;一类是人*,包括氏族祖先、民族祖先、杰出人物,如伏羲、神农、*帝、蚩尤、少昊、颛顼、帝喾、尧、舜、禹、汤、后稷、仓颉、女娲……,祭祀对象称得上是包罗万象。对于神灵祠庙中的神灵,特别是“三皇五帝”,我们的古人投入了很高的热情,不仅将许多与人类社会关系重大的发明创造都归功于他们,而且还把他们所代表的社会阶段视为中国古史上的*金时代;不仅对他们歌功颂德,而且还对他们顶礼膜拜。这种文化认同对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是宗族祠堂。宗族祠堂作为具有血缘关系的家族、宗族祭祀祖先的庙堂,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即已有了祭祀祖先的场所,周代宗庙奠定了后世宗族祠堂的基础,标志中国宗族祠堂正式诞生。明清时期,成为中国祠堂的顶峰时期。宗族祠堂是分等级的,一般可分为宗祠、支祠、家祠三个等级。但也有一些祠堂则是由几个不同地区的同一大宗族成员所共建,称为总祠。祠堂作为承载宗族历史的建筑,是父权和族权的象征;从地方和社会来看,它是一个家族在当地的权势、威望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因此,各家族在营建祠堂时,无不在祠堂的装饰上雕镂彩绘争奇斗胜,在建筑装饰上下功夫。明清时代祠堂具有祭祀、修谱、教化、兴学、司法、抚恤、活动等多方面的功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宗族祠堂已不完全是传统意义上的宗族祭祖的场所,也不再是宗族内部的司法场所,它以血缘为基石,以亲情为纽带,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开始承载许多新的文化功能,这是古代祠堂功能在新形势下的延伸与发展。
三是皇家宗庙。作为帝王祭祀自己祖先的场所,理应归入宗族祠堂系统,但因皇家宗庙历史悠久、规模宏伟、祭礼规范、影响巨大,故特单独归为一类。皇家宗庙是古代宗法血缘*治的标志,是王权统治的精神支柱。宗庙在实际的*治生活中与朝廷并重,而且在礼制上的地位更在朝廷之上,为国家和*权的最高象征。在漫长的古代社会,历代帝王十分重视宗庙的营建。周天子“七庙”的宗庙制度为后世帝王所遵循。作为皇家宗庙,其数量本身就不多,而较为完好地留存至今的更是寥寥可数,其中最为宏伟肃穆的就是北京的太庙和历代帝王庙。太庙是我国保存至今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祭祖建筑群,是明清两朝祭祀本朝已故皇帝的地方,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金丝楠木宫殿。历代帝王庙是明清时期祭祀中华炎*祖先和历代帝王、功臣名将的皇家庙宇,几乎将中国历史上的帝王谱系全部纳入其中,是现存唯一一座专门祭祀历代帝王的庙宇。它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而且也体现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脉相承的历史特点。
四是名人祠庙。名人祠庙是祭祀某一个著名人物也即先贤圣哲而建的房屋,又称“专祠”。其所崇拜的对象不是完全虚构的神灵,而是实有的人物或者有一定传说根据。名人祠庙大致可分为五类:一是贤臣名士如比干、周公、唐叔虞、张良、诸葛亮、包公、林则徐等祠庙;二是忠勇将士如张飞、杨业、岳飞、文天祥、于谦、戚继光、袁崇焕、史可法、郑成功等祠庙;三是文人学子祠庙,包括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三苏、顾炎武等一大群文人学子的祭祀纪念建筑;四是实业人物如鲁班、李冰父子、郭守敬、*道婆等祠庙;五是烈女孝子如孟姜女、曹娥孝女、颜文姜、花木兰等祠庙。名人祠庙与其它寺庙相比,有一个最显著的不同之处,就是祠庙祠主身上都洋溢着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出了一种巨大的人格力量,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英名永远铭记于人民的心中,永远值得我们效法和学习。
五是儒家文庙。文庙又称孔庙,是祭祀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场所。孔庙作为专门祭祀孔子的地方、历代文士参谒孔子的场所,不是由民间而是由官府修建的。它在建筑上完全承袭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风格,但按照不同的等级又有区别。孔子儒学对中国历史、*治、文化的影响有很大关系。时至今日,人们把孔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同时也作为一个能够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特点的文化名人来加以纪念,孔子儒学又一次为世界所重视。作为孔子儒家文化的实物载体,很多文庙得到及时的维修与保护,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庙就达90处,更多文庙建筑列为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儒家文庙是中华民族优秀文物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今日文庙,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的重要表征,已成为向广大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向国外展示中华优秀文明的窗口。
六是道教宫观。道教是多神教,是中国本土生长的传统宗教,融会了多种华夏文化,现实主义色彩十分浓厚,我国人民习惯上将其称之为“国教”。它与佛教、儒学三足鼎立,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变,道教不仅创造了非同一般的教义,内容丰富的典籍,对中国古代的*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医药学、养生学乃至化学等自然科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开拓了不少名山,建造了许多宏伟宫观,为后人留下了不少可供观瞻的文物古迹、令人神往的洞天福地。道教祀神、修炼和作法事的地方称“宫观”,系道宫和道观的合称。道教宫观发展轨迹大致分为宫观原始阶段、宫观形成阶段和宫观发展阶段三个大的历史时期。道教宫观可分为五个类别:一是所谓秉日月之气,承天地之精华,与宇宙同生,属于法力无边的先天神;二是与土地相关的神灵;三是包括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等在内的人*宫观;四是以肉体凡胎通过后天的刻苦修炼而得道者;五是队伍庞大的道教俗神系统。道教宫观建筑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和特色,并且在道教的发展过程中,宫观的建筑还形成了自身的特色,造就了道教特有的宗教建筑形式。道教宫观是道教文化的物质体现,其中不仅蕴藏着历代道教学者高深的哲理,而且凝结着我国古代劳动者集体的智慧,踏遍祖国的大好河山,随处都可以看到道教宫观的遗迹。
七是佛教寺院。佛教是以“佛”为最高教主,以佛崇拜为基本特征的世界性宗教。佛教在印度创立后,向世界各地传播,衍化成为各具区域特征的三大类型。在公元前后,佛教由西土印度传入我国,一般说,传入中国大部地区其经典属汉文系统称为汉传佛教;传入中国的西藏、内蒙古等地区其经典属藏文系统的,为藏传佛教;传入中国云南等地区其经典属巴利文系统的,称为南传佛教。佛教祭祀、修炼、作法的场所,总的称“寺院”。佛教传入中国建立的寺院,既有深受中国传统建筑法式和习俗影响的汉传佛教寺院,又有与藏文化血脉相连的极具西藏地方民族特色的藏传佛教寺院和颇具滇南风情的南传佛教寺院。纵观中国佛教寺院,无论是建筑技术、造像艺术,还是绘画艺术,无论规模宏伟还是精雕细刻,无论是古朴的还是雅丽的,无不充分地显示着丰富的佛教内涵和悠久独特的中国地方风情及民俗特点,表现着创造者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是我国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佛教寺院数量众多,遍布名山大川和城乡各地,在中国寺庙系统中名列前茅。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佛诞日(蒙藏族地区为四月十五日),二月初八佛出家日,腊月初八佛成道日,二月十五日佛涅槃日,数以千万计的善男信女赴佛教寺庙朝拜,早已成为中国各族人民的文化习俗,至今仍是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八是伊斯兰清真寺。“伊斯兰”的原意为“顺从”和“和平”,指顺从唯一的主宰安拉的旨意以及顺从旨意者将获得和平,其信徒通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伊斯兰文化和中国文化、印度文化、西方基督教文化并称为世界四大文化。伊斯兰教清真寺,是穆斯林举行宗教活动、传授宗教知识的场所。随着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伊斯兰教清真寺建筑在中国经历了移植、形成、发展、停滞和复兴的演变过程,逐步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中国伊斯兰教清真寺依照宗教教义所确立的功能、原则,并与中国传统的建筑技术相结合,遂形成中国伊斯兰教清真寺独特的艺术风貌。从建筑外观上看,中国特有的伊斯兰教清真寺建筑形成两大体系:一是内地清真寺,一般采用木构架制度,平面布局多以礼拜大殿为中心,采取纵轴式院落形制,庭院重重,肃穆幽深;一是*等地区的清真寺(礼拜寺),一般为内外殿布局,多用木质密肋式梁构架的平屋顶,亦有以砖或土坯砌筑拱形屋顶形式,重要建筑物的外表包砌彩色玻璃,并建有装饰性强的高塔及尖拱形大门,为阿拉伯建筑文化风格为主体的清真寺。中国清真寺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厚,是中华民族中的一份极其丰厚的文化宝藏,同时也是世界伊斯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九是基督教教堂。基督教是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的统称,包括天主教、正教、新教三大教派和其他一些较小教派。教堂是基督教徒举行宗教仪式的建筑物的统称。基督教传入中国几起几落的状况,促使基督教教堂在中国的传播相应也出现时断时续的情形。进入近代,基督教依仗不平等条约,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基督教教堂遍布城乡。基督教教堂在中国传播过程中,必然受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影响,并相互融合,因此在中国现存的罗马式教堂、哥特式教堂、古典式教堂、拜占庭式教堂中,都或多或少融进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元素、色彩,同时又出现了基本为中西合壁式教堂和中式教堂两种建筑类型。近代中国的基督教传教史是一部极为复杂的历史。一些外国传教士与殖民主义者沆瀣一气,骑在中国人民头上作威作福,激起了中国人民的英勇反抗;但不能说每个传教士都是帝国主义分子或殖民主义分子。传教士在中国开办新式学堂,介绍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举办近代出版文化事业,发展西式医疗事业,传播西方新思想,输入自由、平等、民主的新观念等,这些对于中西文化交流,促进中国教育、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有积极的贡献。
上述九类寺庙中,神灵祠庙、宗族祠堂、皇家宗庙、名人祠庙、儒家文庙和道教宫观是在中国本土生长建立起来的祭祀建筑,而佛教寺院、伊斯兰清真寺和基督教教堂则是从国外传入而建立的祭祀建筑。
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就中国而言,是一粒飘自域外的种子,但它在中国不仅生根发芽,而且分支繁衍、枝繁叶茂,就在于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不是简单的移植,而是“嫁接”,其结果是印度佛教逐渐变成中国本土化佛教而生存下来,从而带上了我国封建的人文伦理色彩,同时它也渗入并影响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佛教寺院也就是在印度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兼容并存、互为融合的前提下,才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伊斯兰教清真寺作为一种文化,在中国这块广阔的土地上扎根生长,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互相依存、互相影响,从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中国现存的基督教教堂,也都或多或少融进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元素、色彩,乃至出现了基本为中西合璧式的教堂和中式的教堂等建筑类型。
无论是中国本土诞生的寺庙,还是从国外传入的寺庙,无不充分地显示着丰富的寺庙内涵和悠久独特的中国地方风情及民俗特点,表现着创造者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这一座座古刹宛如繁星点点,星罗棋布,遍及神州大地,不但把祖国的山河装扮得绚丽壮观,而且是我国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一、中国寺庙大事记(一)本年表起于公元前年,下迄年。(二)本年表在公元纪年后括注中国历史纪年。(三)本年表按年代先后,分列神灵祠庙、宗族祠堂、皇家宗庙、名人祠堂、儒家文庙、道教宫观、佛教寺院、伊斯兰教清真寺、基督教教堂等九类寺庙的内容。各条内容前冠以各类寺庙的简称符号:(神)、(宗)、(皇)、(名)、(儒)、(道)、(佛)、(伊)、(基)。约前年(新石器时代)(神)辽宁省牛河红梁红山文化遗址发现一座大型女神庙,是我国迄今为止可见的最早的神灵祠庙遗址。约前18—前16世纪(夏代后期)(皇)位于河南洛阳盆地东部的偃师二里头遗址,是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一座青铜时代的都邑遗址,为夏代王都所在地。推测这里可能是王室的宗庙建筑,在这里举行祭祀和其他*治活动。其中一、二号宫殿基址可以说是我国帝王宗庙建筑的始源。约前16—前11世纪(商代)(宗)河南安阳一座中型的商代贵族墓——妇好墓遗址,是迄今唯一一座保存完整、又能确定墓主身份和年代的商王室墓葬。此墓上的建筑推断是“祭祀墓主人而建造的享堂”。约前年(周灵王七年)(佛)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生于迦毗罗卫国。前(周灵王二十一年)(儒)儒家创始人孔子(名丘,字仲尼)诞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约前—前年(周景王八年至敬王三十五年)(佛)释迦牟尼出家、悟道、传法,最后在拘尸那迦城附近娑罗林中入灭。约前年(周敬王三十五年)(佛)传说佛教第一次经典结集,在王舍城举行。经律成型,但无文字记载。前年(周敬王四十二年)(儒)鲁哀公可怜孔子,于他死后第二年,命令将其“故所居堂”立为庙,岁时奉祀。由此肇始,开启了孔庙兴盛沿革的历史。前年(周考王十五年)(儒)始建嘉祥曾庙,位于山东省嘉祥县满硐乡南武山之阳,祭祀孔子弟子曾参的专庙。唐高宗总章元年(),赠“曾参太子少保。”明嘉靖九年(),曾参被改封为宗圣曾子,故曾子庙又称“宗圣庙”。约前5世纪(道)周大夫尹喜(春秋末人)创建周至楼观,位于陕西周至县终南山北麓的高岗上,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道观。约前年(周安王十七年)后(佛)传说佛教第二次经典结集,在吠舍离城举行。开始分裂为“上座”(长老)和“大众”(多数)两部。到前3世纪分裂为18部(或20部)。约前年(秦孝文王元年)前后(佛)阿育王晚年皈依佛教,派使团向四邻传播“正法”。(佛)南传佛教第三次经典结集,在华氏城举行。前3世纪中叶(佛)斯里兰卡建成大寺,后成为南传上座部中心,称大寺部。约前年(秦始皇帝二十八年)(神)秦始皇封禅泰山,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到泰山举行封禅祭天大典的帝王。(道)方士齐人徐福言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仙人居之。始皇遣徐福率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长生不死之药。前年(秦始皇帝三十二年)(道)使燕人卢生访仙人羡门、高誓。又使韩终、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前2世纪上半叶(佛)佛教传入大夏。前—前年(秦代)(神)(道)始建中岳庙,位于河南省郑州登封市太室山东南麓*盖峰下。前—前49年(汉高祖至宣帝年间)(皇)高祖令诸侯国国都皆立太上皇庙;惠帝时尊高帝庙为太祖庙;景帝又尊孝文庙为太宗庙,并令行所及曾经巡历过的郡国各立太祖、太宗庙;宣帝时又尊孝武帝庙为世宗庙,武帝巡狩过的郡国皆立世宗庙。计68个郡国,共设立所皇帝庙,要求地方长官包括诸侯及郡守,按一定时序祭祀这些宗庙。前年(汉高祖十二年)(儒)刘邦去世前5个月赴山东曲阜孔庙,以最高级的大牢礼仪(牛、猪、羊三牲各一)祭祀孔子,开创了历代皇帝祭祀孔子的先例。前年(汉建元元年)(儒)汉武帝采丞相卫绾建议,决定实行“罢黜百家”*策。(道)创建崂山太清宫,位于山东青岛崂山之麓老君峰下。前年(汉建元五年)(儒)置五经博士。前年(汉元光元年)(儒)董仲舒上贤良对策,全面提出天人感应理论,建议独尊儒术。(神)汉武帝建集灵宫于*甫峪口,东汉桓帝时迁集灵宫于今陕西省华阴市城东华岳庙址,后改称西岳庙。是历代帝王祭祀西岳华山的祭天场所。前年(汉元光二年)(道)李少君以却老方见武帝。武帝用少君炼丹药,并遣方士入海求蓬莱仙人。前年(汉元狩二年)(神)(道)始建万荣后土庙,位于山西省万荣县城西南40公里的宝鼎乡庙前村。是我国最早的后土祠庙。前年(汉元封元年)(神)(道)汉武帝封禅泰山,行告天礼,此后五年一修封,共五次。前1世纪(佛)佛教由罽宾传入*于阗,使之成为西域佛教和佛教传人中国内地的重镇。前1世纪中(佛)至此,佛教已传入中亚、西亚、东南亚和南亚的许多地区,成为世界性宗教。前73—前49年(汉宣帝时期)(神)(道)国家正式诏定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恒山为北岳、嵩山为中岳。隋文帝废霍山改衡山为南岳,明代以后,又将北岳恒山的祭所由河北曲阳迁到山西浑源。此后,五岳位置至今未变。前33—前7年(汉竟宁元年至绥和二年)(道)齐人甘忠可造作《天官历包元太平经》12卷。前32年(汉建始元年)(神)汉成帝采丞相匡衡建议,初定南郊祭天制度,罢除非礼之祠所。约前4年(汉建平三年)(基)传说耶稣降生于犹太伯利恒。前2年(汉元寿元年)(佛)大月氏使臣口授浮屠经给西汉博士弟子,是正史记载佛教传入中国内地之始。1年(汉元始元年)(儒)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这是皇家给孔子的第一个封号。4年(汉元始四年)(皇)位于汉代长安城南郊安门外大路东侧的大土门遗址,是一座台榭建筑。根据其外环水道的布局,推定是该年所建明堂遗址,乃西汉皇帝祭天、祀祖和宣明*教的场所。20年(地皇元年)(皇)位于汉代长安城南郊安门外大路西侧的阎庄遗址,共有十二座方形台榭建筑。根据建筑石础所书王莽的始建国年号,推定为是年所建的王莽宗庙遗址。25年(汉建武元年)(神)光武帝刘秀即位告天,祭至上神为“皇天上帝”。25—年(东汉年间)(佛)始建成都宝光寺,位于成都北郊18公里的新都县城。26年(汉建武二年)(皇)光武帝刘秀立高庙于洛阳,合高祖以下至平帝为一庙,藏十一帝主于其中。30年(汉建武六年)(基)传说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耶稣门徒开始传教,成立原始基督徒社团。42年(建武十八年)(宗)汉光武帝为示宠城阳恭王刘祉,为其祖先立墓庙。25—57年(汉建武年间)(皇)东汉光武帝于皇宫中陈列古代圣贤帝、后画像,开皇城中祭奠历代帝王的先河。67年(汉永平十年)(佛)汉明帝下诏在洛阳东四十里的雍门御道南侧建白马寺,供两位高僧弘扬佛法,传经译典。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68年(汉永平十一年)(佛)始建五台山显通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山台怀镇北侧。76—年(东汉章帝、和帝时期)(宗)孝堂山郭氏墓石祠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孝堂山(原名巫山)顶,根据石祠的形制、画像、榜题及后人题记,其建造年代当在此时期,乃中国现存最早的地面房屋式祠墓建筑,祠主可能是曾任诸侯王傅、相的二千石官吏。85年(汉元和二年)(儒)汉章帝到曲阜,祠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年(汉永建元年至建康元年)(道)张陵与弟子入蜀,以鹤鸣山为中心共设二十四个教区,即二十四治,实行*教合一的管理体制。年(汉阳嘉四年)(基)基督教与犹太教分裂,成为独立的宗教。—年(汉建和元年至永康元年)(道)尊奉*帝、老子的*老道形成,并见诸史籍。年(汉建和二年)(佛)安息人安世高来洛阳传译《安般守意》等小乘经典。年(汉元嘉三年)(儒)鲁哀公将孔子原来居住房子改建的祠庙,正式定为国家所立的祠庙。曲阜孔庙是我国孔庙中规模最大、始建时间最早的一座,它与孔府、孔林并称为“三孔”。据史料记载,先后共有次皇帝或皇帝专使前去山东曲阜祭孔。(儒)是年第一次由国家在首都洛阳为孔子建庙祭祀。年(汉延禧五年)(神)仓颉庙坐落在陕西省白水县的史官镇杨武村。根据庙中碑刻记载,是年仓颉庙已具备相当规模,宋代和明代曾经扩建。年(汉延熹九年)(道)桓帝不仅派官吏到苦县祀老子,还亲自在濯龙宫内专祀老子。年(汉延熹十年永康元年)(佛)月氏人支娄迦谶来洛阳传译《道行般若》等大乘佛籍。—年(汉建宁元年至中平六年)(道)张角组织*巾起义,标志太平道诞生。年(汉光和七年、中平元年)(道)五斗米道张修在巴郡起义。年(汉初平二年)(道)张鲁据汉中,建立*教合一的五斗米道*权。年(吴赤乌二年)(神)(道)芜湖城隍庙建立,系最早见于记载的城隍庙。年(吴赤乌五年)(佛)始建上海龙华寺,位于上海龙华镇北。年(魏正始八年蜀汉延熙十年吴赤乌十年)(佛)康居裔康僧会到建业译经弘法,传说孙权为他建“建初寺”,一说为江南有寺之始。(佛)始建上海静安寺,位于上海市南京西路。年(魏甘露四年蜀汉景耀二年吴永安二年)(佛)朱士行西行至于阗,求得《大品般若经》(汉译为《放光般若经》)胡本。为中国内地僧人西行求法之始。年(晋泰始二年)(佛)月氏裔竺法护始来往于敦煌、长安、洛阳等地之间,47年间译出《正法华经》等余部。年(晋咸宁二年)(道)始建苏州玄妙观,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观前街。年(晋太康三年)(佛)始建宁波阿育王寺,位于浙江宁波市鄞县宝幢镇,是我国现存唯一以阿育王命名的千年古刹。年(晋太康四年)(道)葛洪出生在道教世家,著《抱朴子》,被后世道教徒尊为葛仙公。年(晋太康九年)(道)魏华存得《*庭经》草本,加以记录,撰为定本,《*庭经》由此流传。—年(西晋成汉李雄在位)(名)始建成都武侯祠,坐落在四川省成都市区南郊,纪念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年(晋永嘉元年)(佛)始建北京潭柘寺,又名岫云寺,位于北京门头沟区的东南部。年(晋永嘉四年)(佛)西域僧佛图澄来洛阳,后为石氏后赵*权所尊。(名)始建司马迁祠庙,位于陕西省韩城市芝川镇东南1公里处。年(晋永嘉七年、建兴元年)(基)君土坦丁大帝与李锡尼颁布《米兰敕令》,确定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年(东晋)(道)创建罗浮山冲虚古观,位于广东省东江北岸的罗浮山上,为东晋著名道士葛洪修道炼丹之所。(道)创建葛岭抱朴道院,位于浙江省杭州市附近的葛岭半山腰上。年(晋咸和元年)(佛)始建灵隐寺,位于浙江杭州市。年(晋兴宁二年)(道)魏华存降世,授上清经法,由杨羲记录传许谧、许翱,在杨羲二许造经基础上,逐渐形成“上清派”。(道)葛洪卒,撰有《抱朴子内外篇》及《神仙传》等。—年(晋太元六年至义熙十二年)(佛)晋僧慧远在庐山定居至死。著《沙门不敬王者论》等,奠定中国佛教*治伦理学基础。年(晋兴宁二年)(道)道教理论家寇谦之诞生于上谷昌平(北京),后来得到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及宰相崔浩的支持,被尊为“国师”。年(晋太元十六年)(佛)始建庐山东林寺,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的西北麓。年(晋太元十七年)(基)基督教被定为罗马帝国国教,由此完成了基督教的国教化。—年(晋隆安元年至五年)(道)葛洪族孙葛巢甫造作《灵宝经》30余卷,建立“灵宝派”。—年(晋隆安三年至义熙八年北魏天兴二年至永兴四年)(佛)法显自长安出发,西行求法,经于阗、乌长到迦毗罗卫、舍卫城等,后由师子国从海路在青岛崂山登陆回国,14年经历30余国。著《佛国记》述其见闻。年(晋隆安五年)(佛)创建广州光孝寺大雄宝殿,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光孝路。年(晋元兴三年)(佛)东晋僧智猛等15人西行求法。年,智猛回到凉州译经。年(晋义熙二年)(道)道教理论家陆修静诞生吴兴东迁(今浙江湖州),他将自己收集到的道经加以校刊整理,分为洞真、洞玄、洞神三大类,奠定了《道藏》的基础。年(晋义熙十一年北魏神瑞二年)(道)道士寇谦之称太上老君授予他“天师”之位,令其“清整道教,除去三张伪法”。此后新天师道流行北方。年(北魏太延元年)(道)(神)浑源北岳庙是唯一建在山上的岳庙,分别由寝宫和朝殿两部分组成。寝宫创建于北魏太武帝太延元年,朝殿创建于明弘治年间(8—5)。年(宋元嘉二十二年北魏太平真君六年)(基)罗马主教利奥一世自称教皇。年(宋元嘉二十三年北魏太平真君七年)(佛)魏太武帝敕令毁佛,佛史称“太武法难”。年(宋孝建三年)(道)道教理论家陶弘景诞生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他开创了茅山宗,为道教建立神仙谱系。年(宋大明元年)(神)(道)重修介休后土庙,位于山西省介休市庙底街。(佛)始建扬州大明寺,位于江苏扬州瘦西湖风景区内的蜀冈中峰上。年(宋大明四年北魏和平元年)(佛)北魏于平西开凿石窟,是为云冈石窟。年(宋泰始七年北魏皇兴五年、延兴元年)(道)陆修静编《三洞经书目录》,著录道教书籍卷。这是第一部道书目录,为《道藏》分类奠定基础。—年(北魏孝文帝时期)(佛)创建五台山佛光寺。(佛)始建五台山文殊寺。年(北魏延兴二年)(佛)始建交城玄中寺,位于山西交城县西北十公里处深山中,是佛教净土宗发祥地。年前后(齐隆昌、延兴、建武元年北魏太和十八年)(佛)北魏宣武帝于洛阳开凿石窟,后发展为龙门石窟群。年(北魏太和十九年)(佛)始建嵩山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丰县嵩山少室山北麓。年(齐建武四年)(名)始建李冰父子祠,原名崇德祠,位于四川都江堰市南的玉垒山麓都江堰东岸。6世纪初(佛)创建苏州寒山寺,坐落在江苏苏州阊门外枫桥镇的江村桥旁。—年(北魏宣武年间)(神)(道)北岳庙建于河北曲阳县城内。年(梁天监元年)(佛)始建韶关市南华寺,位于广东韶关市曲江县马坝的南华山畔。年(梁天监二年)(佛)始建吴县保圣寺,位于江苏吴县甪直镇西街。年(北魏正光元年)(佛)始建济南灵岩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泰山西北。年(梁普通三年北魏正光三年)(佛)中国司马达止(或作司马达)至日本国建佛堂,为佛教“私传”日本之始。年(梁中大通六年北魏永熙三年东魏天平元年)(佛)南天竺僧菩提达摩前来洛阳,后传为中国禅宗始祖。年(梁大同二年西魏大统二年东魏天平三年)(道)陶弘景卒,编撰有《真诰》、《真灵位业图》、《登真隐诀》等。建立茅山宗,为上清派中心。年(梁大同四年西魏大统四年东魏元象元年)(佛)百济王遣使至日本,献佛像、经论,为佛教“公传”日本之始。一说年。年(梁大同十一年)(神)始建浙江绍兴禹庙,历代均有修葺。—年(北齐天保年间)(名)山西太原唐叔虞祠,为奉祀周代周武王胞弟叔虞的祠庙,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郊悬瓮山麓晋水源头。晋祠经历代修建,北齐天保年间扩建晋祠“大起楼观,穿筑池塘”。年(北齐天宝六年)(佛)始建开封相国寺,位于河南开封市自由路。年(梁太平二年)(名)颜文姜祠始建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山头镇北神头村风凰山南麓。年(陈太建元年北周天和四年北齐天统五年)(佛)西天竺僧真谛卒于广州。年时由扶南入梁,译经论纪传64部,卷;自撰义疏19部,卷,弘扬瑜伽行派学说。约年(陈太建二年北周天和五年北齐武平元年)(伊)穆罕默德生于阿拉伯麦加古来氏部落哈希姆家族。年(北齐武平二年)(佛)重修平遥双林寺,位于山西省平遥县西南六公里处桥头村。年(陈太建五年北周建德二年北齐武平四年)(佛)(道)北周武帝下诏废佛、道二教,设通道观。还俗僧道余万。灭北齐后,没收其寺庙4万所,还俗僧众万。年(隋开皇元年陈太建十三年)(佛)隋文帝即位,诏令恢复佛教。(儒)隋文帝尊孔子为先师尼父。年(隋开皇二年)(神)始建河南济水神祠——济渎庙。唐贞元十二年(),又在济渎池后创建北海庙,使济渎庙同时成为遥祀北海之神的地方。年(隋开皇六年)(佛)创建正定县隆兴寺,位于河北省正定县城东门里街。年(隋开皇九年)(神)(道)(名)创建解州关帝庙,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西关。(佛)始建西安慈恩寺,位于陕西西安市和平门外雁塔路南端。年(隋开皇十四年)(神)(道)北镇庙始建于辽宁省北镇县西北5公里处,是五大镇山庙中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山神庙。年(隋大业元年)(佛)陈静琬发起在幽州房山石刻《大藏经》。—年(隋大业年间)(道)兴建青城山常道观,位于四川省灌县城西南青城山腹地,初名延庆观,唐代改名为常道观。约年(隋大业六年)(伊)穆罕默德首次获“启示”,开始在麦加传布伊斯兰教。年(唐武德元年)(道)唐高祖(李渊)据太原起家称帝,下诏在羊角山修建老君庙。(佛)扶风县法门寺,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城北法门镇,隋以前名阿育王寺,是年高祖敕令改名法门寺。年(唐武德五年)(佛)始建北京戒台寺,又名戒坛寺,位于北京门头沟马鞍山麓。(伊)全体穆斯林迁徙麦地那,建立第一座清真寺——先知寺,伊斯兰教历纪元开始。年(唐武德七年)(道)高祖李渊至楼观台谒老子庙。(道)遣刑部尚书沈叔安携天尊像赠高丽,令道士赴高丽讲《道德经》,自王以下听众数千人,道教传入朝鲜。年(唐贞观元年)(宗)始建甘肃陇西李家龙宫,也称李氏宗祠,属唐朝宫廷式古建筑群,天下李氏族人祭祀先祖的宗祠。年(唐贞观二年)(儒)尊颜回为先师。唐高宗总章元年(),赠颜回太子少师。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追封为兖国公。元文宗至顺元年(0),加封为兖国复圣公。年(唐贞观三年)(佛)唐僧玄奘西行求法,发自长安。年(唐贞观四年)(儒)命令各州县设立孔子庙,加以祭拜,第一次以国家名义在全国各地建立孔庙。(伊)穆罕默德进占麦加,成为圣地。年(唐贞观六年)(伊)辞朝。穆罕默德逝世。阿布·伯克尔任哈里发。年(唐贞观九年)(基)基督教聂斯脱利派,传入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时称为“大秦景教”或“大秦教”。年(唐贞观十年)(佛)始建天津独乐寺,位于天津蓟县西门内,因寺西北有独乐水,故名。年(唐贞观十一年)(佛)创建离石市安国寺,位于山西省离石市城西乌崖山麓。年(唐贞观十二年)(佛)新罗僧慈藏等入唐学法。(基)首座景教寺在长安(今西安)义宁坊兴建。(佛)始建昆明筇竹寺,位于云南昆明西北玉案山上。年(唐贞观十五年)(佛)唐文成公主下嫁吐蕃松赞干布。此前尼泊尔赤尊公主嫁松赞干布。佛教从印度和汉地传入西藏。7世纪初(伊)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兴起于阿拉伯半岛氏族制社会剧烈变动的历史时期。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佛)始建拉萨布达拉宫,位于西藏拉萨红山之上。(佛)修建山南地区昌珠寺,位于西藏山南地区乃东县昌珠镇。(佛)创建拉萨大昭寺,位于西藏首府拉萨最繁华的商业街——八角街的中心。年(唐贞观十九年)(佛)玄奘由印度回到长安,前后17年,所闻所履国。年(唐贞观二十二年)(儒)以孔子为先圣,以左丘明、公羊高、孔安国、郑玄、王弼等22人为先师,从祀孔庙,令天下各郡县修建孔庙。—年(唐贞观年间)(神)北京什刹海东岸建火德真君庙,祭祀火德神,俗称火神庙。(神)(道)已建有万荣东岳庙,亦称岱岳庙、泰山庙,位于山西省万荣县城内东南隅。(伊)始建广州怀圣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光塔路。年(唐永徽二年)(伊)奥斯曼遣使来华,伊斯兰教始传入中国。《古兰经》“定本”颁行。—年(唐永徽二年至贞元十四年)(伊)伊斯兰来华使节39次。年(唐显庆三年)(神)山西临汾尧庙由临汾城西北迁建到城南。年(唐麟德元年)(佛)玄奘卒。所译经论15部,5卷,撰有《大唐西域记》。被奉为法相宗始祖。(伊)第一座邦克楼在伊拉克白索拉大清真寺与礼拜殿同时建成。年(唐麟德二年)(佛)始建朔州崇福寺,位于山西省朔州市东大街北侧。年(唐乾封元年)(道)高宗至亳州谒老子庙,上尊号为“太上玄元皇帝”,还规定王公百僚必须研习《老子》,在科举时加试《老子》。(儒)唐高宗赴曲阜祭孔子,尊孔子为太师。年(唐永淳二年、弘道元年)(道)唐高宗下诏全国建立道观,上州三观,中州二观,下州一观。年(唐垂拱二年)(佛)始建泉州开元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西街。年(唐圣历二年)(道)河南王屋山三宫(阳台宫、清虚宫、紫微宫),位于河南省济源市西北35公里。紫微宫创建于唐代圣历二年(),阳台宫创建于唐开元十五年(),清虚宫创建于唐代。年(唐神龙元年)(伊)始建大学习巷清真寺,位于陕西西安大学习巷路西。年(唐景龙四年、唐隆元年、景云元年)(佛)唐于阗僧实叉难陀卒于长安。主译《华严经》80卷本。(佛)唐金城公主下嫁墀德祖赞,赞助王室提倡佛教。年(唐太极元年)(佛)唐僧法藏卒。为华严宗创始人,著《华严经探玄记》等百余卷。—年(唐代)(佛)始建衡山祝圣寺,位于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衡南岳大庙东南侧。—年(唐开元年间)(佛)始建大同善化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区南隅。年(唐开元元年)(佛)慧能卒。被奉为禅宗南宗始祖,追认为禅宗六祖,记其所说法为《坛经》。(道)唐玄宗命太清观主史崇玄等编撰《一切道经音义》卷。年(唐开元十年)(宗)唐朝于开元十年、十四年、二十年颁布不断修改的《开元礼》,对家庙建筑、祭期、牺牲、神主等详细规定,成为唐代立庙的基本定制。年(唐开元十五年)(佛)南天竺菩提流志卒于长安,编译《大宝积经》卷。(佛)唐僧一行卒。密宗创始人之一,撰《大日经疏》;也是著名的天文学家,创《大衍历》。(道)唐玄宗诏司马承祯自选形胜创建宫观,司马承祯应诏在王屋山上修建了阳台宫。年(唐开元二十一年)(道)玄宗《御注道德经》成。令士庶家藏《老子》一本。每年贡举加试《老子》策。年(唐开元二十七年)(儒)封孔子为文宣王。以颜回等十弟子为十哲,追赠公、侯等爵。年(唐开元二十九年)(道)诏令两京及诸州建玄元皇帝庙。并置崇玄学,令习《老》、《庄》、《列》、《文》,每年准明经考试,谓之“道举”。(道)始建北京白云观,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白云路东侧,是道教全真派第一丛林。年(唐天宝元年)(佛)新罗僧审祥从唐法藏学华严教义,后赴日本,为日本华严宗初祖,卒于日本。(道)诏封庄子为南华真人,文子为通玄真人,列子为冲虚真人,庚桑子为洞虚真人,四子书改称“真经”。崇玄学,设博士、助教各1人,生员人。—年(唐天宝年间)(道)始建福建武夷山武夷宫。(神)(道)封四渎(江、淮、河、济四水的总称):江神为广源公,淮神为广济公,河神为灵源公,济神为汉济公。(宗)陈元光祖祠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陈集乡陈集村。为了纪念唐代陈元光家族率府兵平抚泉州、潮州“蛮獠啸乱”而建。祠始建于唐天宝年间,后经历代修葺。年(唐天宝六年)(道)册封张道陵为太师,陶弘景为太保。年(唐天宝十年)(伊)怛逻斯之战。年(唐天宝十三年)(佛)唐僧鉴真东渡日本成功,次年在日本平城(奈良)东大寺传授戒法,年,为其建唐招提寺。年(唐天宝十四年)(佛)创建扎囊县桑耶寺,坐落于西藏扎囊县雅鲁藏布江北岸。年(唐至德二年)(佛)始建九华山化城寺,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九华山芙蓉峰下,是九华山的开山寺和总丛林。(伊)唐肃宗借大食兵平“安史之乱”。年(唐宝应二年、广德元年)(佛)唐僧鉴真卒于日本,传戒律和天台教义。—年(唐大历年间)(神)山西运城县城南银湖盐池边建运城盐池神庙。年(唐大历三年)(儒)韩愈生。韩愈曾撰《原道》,提出儒教的道统说。年(唐建中二年)(佛)唐德宗应赤松德赞之请,派僧良琇、文素去吐蕃讲经。(佛)诃陵国僧辨弘来长安求授胎藏毗卢遮那大法。(基)《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在长安建立。—年(唐贞元年间)(神)(道)始建霍泉水神庙,位于山西省洪洞县城东北霍泉源头,为祭祀霍泉水神明应王李冰而修建。(伊)始建太原清真古寺,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解放路,又称崇真寺。年(唐贞元八年)(佛)沙州禅师摩诃衍奉蕃王诏,到拉萨传禅,王妃没卢氏等从其受戒为尼。—年(唐元和年间)(名)始建马鞍山青莲祠,为纪念李白的祠庙,坐落在安徽省马鞍山市采石矶南山坡下。年(唐元和十年)(佛)吐蕃可黎可足即位,崇佛,与松赞干布、赤松德赞合称西藏“三大法王”。年(唐元和十四年)(佛)唐宪宗敕从凤翔法门寺迎佛骨,韩愈作《谏迎佛骨表》,被流放。年(唐元和十五年)(名)屈原祠始建于屈原的故乡湖北秭归。年(唐大和五年)(神)(道)广仁王庙位于山西省芮城县城北,祀奉水神庙宇。现存建筑正殿为是年遗构,乃现存四座唐代木构建筑之一。年(唐开成三年)(佛)吐蕃达磨即赞普位,开始灭佛。佛史称此前西藏佛教为“前弘期”。年(唐会昌五年)(佛)唐武宗灭佛达到高潮。佛史称“会昌法难”。年(唐中和四年)(道)追封张道陵为三天扶教大法师。—年(唐代)(皇)(神)唐代所造明堂,极其宏大,号通天宫。唐代诸帝多于明堂行秋季大享之礼,祀昊天上帝、五帝和祖先。年(后梁开平三年)(宗)始建福建罗源县中房镇陈太尉宫,南宋嘉定二年(9)扩建。年(后唐长兴四年辽天显八年)(伊)《古兰经》文本写法确定。(道)杜光庭卒。终年84岁。著《道德真经广圣义》、《历代崇道记》、《道教灵验记》,《太上*箓斋仪》、《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等20余种。—年(五代)(伊)始建杭州凤凰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中山中路;另一说始建于宋。年(宋建隆元年)(皇)宋太祖在汴京修建太庙,系宋代第一次修建太庙。年(宋乾德三年)(儒)始建湖南宁远文庙,坐落在湖南省宁远县城东隅,又名“学宫”。年(宋乾德五年)(神)湖南株洲炎帝陵始建年代无法考证,但不应晚于五代。宋太祖是年在陵前建庙。年(宋开宝四年辽保宁三年)(佛)宋太祖令高品等到益州开雕第一部汉文《大藏经》。年(宋开宝五年)(神)陕西*帝庙据传初建于汉初,原在*陵县桥山西麓,赵匡胤建宋之后,于是年将庙迁于*陵县桥山东麓重建,即是今日*帝庙所在地方。—年(宋太平兴国年间)(儒)泉州府文庙唐开元末年始建,初为“鲁司寇庙”,唐末五代改为“宣圣庙”,此年间移至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中山路。年(宋太平兴国三年辽保宁十年)(佛)鲁梅等赴丹底(今青海循化县),从公巴饶萨学法,回卫藏,推动佛教的恢复和发展,史称“下路弘法”,“后弘期”开始。年(宋太平兴国七年辽乾亨四年)(佛)宋太宗建国家译经院。年(宋雍熙四年)(神)(道)始建湄州妈祖庙,位于福建省莆田市湄洲镇湄洲岛宫下村祖庙山。年(宋至道二年辽统和十四年)(佛)创建阿里地区托林寺,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境内。(伊)始建北京牛街礼拜寺,位于北京市宣武区牛街。—3年(宋咸平年间)(名)始建韩文公祠于广东省潮州市区桥东韩山(笔架山)中峰西麓,为纪念唐代文学家韩愈的祠宇。(伊)始建宁波清真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月湖西后营巷。—年(宋咸平元年至乾兴元年)(道)宋真宗崇道,加封老子为太上混元皇帝,又命王钦若、张君房编校道书为《大宋天宫宝藏》。11世纪(佛)藏传佛教宁玛、噶当等派相继传入尼泊尔。1年(宋咸平四年辽统和十九年)(伊)伊斯兰教传入于阗、叶尔羌(中国*于田、莎车)。8年(宋大中祥符元年)(神)(道)创建泰山主体建筑天贶殿。宋真宗行封禅大礼,登泰山祭天。宋真宗是中国最后一位登泰山封禅的帝王。(名)周公被追封为文宪王后,在鲁国太庙旧址上重修周公庙,以后元、明、清各代不断增建修葺形成现在的格局。(儒)真宗赴曲阜祭孔,加谥孔子为玄圣文宣王。四年后加封为至圣文宣王。9年(宋大中祥符二年)(伊)始建泉州清净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涂门街。年(宋大中祥符四年)(儒)诏置德庆学宫,元丰四年()迁广东省德庆县德城镇朝阳西路,又称孔庙。年(宋大中祥符五年)(神)中国古代“三皇五帝”之一的少昊陵垒石成墓,雕石像。少昊陵位于山东曲阜城东旧县城东北。年(宋大中祥符六年辽开泰二年)(道)宋真宗加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8—年(宋大中祥符年间)(道)创建泰山碧霞祠,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极顶之南、天街东首。年(宋天禧四年辽开泰九年)(道)始建义县奉国寺,坐落在辽宁省义县城内东北隅。年(宋天禧五年)(佛)扩建当阳玉泉寺,位于湖北当阳市城西玉泉山东麓。—年(宋天圣年间)(神)(道)晋祠是为祭祀晋国创始君王唐叔虞而修建的,北宋太平兴国中初具规模,天圣年间,形成以圣母殿为中心的格局,成为官方宗教、道教和民间信仰的综合祭祀场所。年(宋明道二年)(佛)始建日喀则纳塘寺,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日喀则市西南约20公里处。年(宋景佑二年)(儒)创建苏州文庙,坐落在江苏省苏州市人民路南。年(宋景祐四年)(儒)孔子四十五代孙孔道辅知兖州时于四基山访得孟子墓,建庙于墓旁,因距城较远,宣和三年(1)迁建山东省邹城市市区南部。为历代祭祀孟子的庙宇。元至顺二年(1)文宗封孟子为“亚圣公”后,孟庙又称“亚圣庙”。—年(宋康定年间)(神)(道)封江神为广源王,淮神为长源广济公,河神为显圣灵源王,济神为清源汉济公。元至正年间俱升为王。其神灵与五岳山神并肩享受国家祭祀,成为华夏水神的代表。年(宋庆历二年)(儒)始建文昌孔庙,明洪武八年()迁建海南省文昌县城文东路。11世纪下半叶(佛)上座部佛教从缅甸传入云南西双版纳,形成润派佛教,传入德宏州,形成摆庄派佛教。0年(宋皇祐二年)(皇)(神)仁宗赵祯开始亲祠明堂。以后年内,赵宋皇帝亲祀天神地祇于明堂,以先帝或祖宗加皇考配飨,明堂之祭大抵贯彻赵宋王朝始终。(儒)始建赣州文庙,位于江西省赣州市老城区的东南。4年(宋皇祐六年)(基)东西教会大分裂,史称“色路拉里乌分裂”,西派自称公教(即天主教),东派自称正教(即东正教),从此分为天主教和东正教。5年(宋至和二年)(儒)封孔子嫡长孙为衍圣公,此一封号,一直沿用至清末,前后多年,沿袭32代,共41人袭封,在中国古代是一个极为特殊的现象。6年(宋至和三年)(名)始建柳子庙于湖南省永州市柳子街,为纪念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而建。—年(宋治平年间)(佛)始建重庆罗汉寺,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民族路罗汉街。年(宋熙宁六年辽咸雍九年)(佛)西藏贡却杰布建萨迦寺,创萨迦派。年(宋熙宁七年辽咸雍十年)(佛)西藏索尔迥·喜饶扎巴卒,卓浦巴生,与其祖索尔波且称“三索尔”,创宁玛派教法。(儒)宋神宗封孟轲为邹国公,与颜回并配享孔庙。年(宋熙宁九年)(神)(道)晋城玉皇庙重建于山西晋城市泽州县金村镇府城村。—年(宋元丰年间)(神)(道)始建佛山祖庙,又名北帝庙,供奉北方玄天大帝即真武大帝,位于广东佛山市内。年(宋元丰三年)(佛)始建普陀山普济寺,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白华顶南灵鹫峰下,是普陀山供奉观音菩萨的主刹。年(宋天佑二年)(佛)始建日喀则夏鲁寺,位于西藏日喀则东南20公里。年(宋绍圣二年辽寿昌元年)(基)(伊)教皇乌尔班二世召开克莱蒙会议,发起十字*东侵。年(宋绍圣三年)(神)(道)(名)宋哲宗封关羽为“显烈王”,建显烈庙。年(宋元符元年)(佛)始建张掖宏仁寺,位于甘肃张掖城内。年(宋元符二年辽寿昌五年)(基)(伊)十字*占领耶路撒冷,建立耶路撒冷拉丁王国(—年)。1年(宋建中靖国元年)(道)始建安国药王庙,位于河北省安国市内,为祭祀名医邳彤的寺庙,系目前国内保存完整、规模最大的药王庙。5年(宋崇宁四年)(道)始建龙虎山天师府于江西上清镇关门口,元延佑六年()重建于上清镇长庆坊,明太祖洪武元年(8)建于今址,位于江西贵溪县西南。6年(宋崇宁五年)(道)宋徽宗禁天下寺庙合祭三教神像。水陆道场禁设三清、上帝之位。7年(宋大观元年)(佛)始建阿坝县郎依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县城东。1年(宋*和三年)(道)王重阳诞生咸阳(今属陕西),曾筑全真庵修行,创立全真道。先后收纳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郝大通、王处一、孙不二(女)等七大弟子,即著名北七真。此派主张三教合一,以老子的《道德经》、儒家的《孝经》、佛教的《般若心经》为主要经典,教人孝谨纯一、正心诚意、少私寡欲,以“明心见性”为全真。年(宋*和六年)(道)宋《*和万寿道藏》凡函,全藏刻本始于此。(神)(道)创建西安东岳庙,位于陕西西安市东门内昌仁里。年(宋*和七年)(道)宋徽宗授意官方道录院,册封他为“教主道君皇帝”,唯于道教章疏内用。(道)林灵素讲道教经义,徽宗率吏民亲往聆听。(道)徽宗注《道德经》称《*和御注》。年(宋重和元年)(道)宋颁布《御注道德经》于天下。诏太学设《老》、《庄》、《列》博士。1年(宋宣和三年)(佛)西藏琼波南交在香地创香巴噶举派;达波拉杰建岗波寺,创达波噶举派,他的四大弟子形成噶玛、蔡巴、拔戎、帕竹四大支系。(道)宋徽宗令三京设女道录、副道录各一员。节镇置道正、副各一员,余州设道正一员。(道)始建武当山紫霄宫,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境内的武当山。年(宋宣和四年)(神)(道)(名)重修山西关王庙,位于山西省阳泉市郊东北白泉乡林里村玉泉山腰。年(宋宣和五年)(神)(道)(名)始建定襄关王庙,位于山西省定襄县城北关时定襄二中。1年(宋绍兴元年)(皇)宋代第二次修建太庙于温州。1年(宋绍兴五年)(皇)宋代第三次修建太庙于临安。7年(宋绍兴七年)(皇)宋代第四次修建太庙于建康。1年(宋绍兴十年)(佛)重修大同华严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区西南隅。(佛)西夏仁宗即位,年号大庆。在大度民寺举行法会,诵读藏、汉文佛经。(儒)至圣文宣王与太社、太稷共同升格为大祀。1年(宋绍兴十四年)(佛)修建甘孜州蚌普寺,位于四川甘孜州稻城县城30公里处。1年(宋绍兴二十二年)(佛)西藏建那塘寺,后为印经院。年(宋隆兴元年)(儒)平遥文庙位于山西省平遥县城内东南隅、云路街北侧,该庙始建年代当在此年以前。1年(宋乾道三年)(道)金王重阳在山东宁海建全真庵。收马丹阳、丘处机等大弟子,全真教成立。—年(宋乾道五至六年)(宗)朱熹在《家礼》中提出庶民可祭祀四代先祖的设想,设计了庶民祠堂的基本形制,对中国祠堂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年(宋乾道六年)(道)始建户县重阳万寿宫,俗称“祖庵”,位于陕西省户县祖庵镇北,为道教全真派祖师王重阳宣道及葬骨之地,被视为全真教的祖庭。年(宋淳熙十二年)(佛)始建昌都地区噶玛寺,位于西藏昌都地区昌都镇北面多公里的白西山上。年(宋淳熙十四年)(佛)创建拉萨楚布寺,位于西藏拉萨市堆龙德庆县西北的楚布河上游。年(宋淳熙十五年金大定二十八年)(道)金丘处机奉诏至燕京,金世宗赐号“高功法师”。年(宋绍熙五年)(儒)始建璧山文庙,位于重庆市璧山县璧城镇大成广场西侧。1年(宋庆元二年)(神)(道)泉州天后宫建于福建泉州市南门天后路。1—8年(后金泰和年间)(名)木兰祠俗称孝儿祠,位于河南虞城县城南35公里营廓镇北,始建于唐代,此年间扩建。1年(宋开禧二年)(儒)始建德阳文庙,明洪武元年(8)迁建四川省德阳市文庙街。1年(宋嘉定十二年)(儒)始建上海嘉定孔庙,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嘉定镇南大街。1年(宋嘉定十三年金兴定四年蒙古成吉思汗十五年)(道)丘处机奉成吉思汗召请,率弟子自山东莱州西行。1年(宋嘉定十四年)(名)始建岳王庙,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北岸的栖霞岭南麓,是历代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场所。现存建筑于清康熙五十四年()重建,8年曾大修,年全面整修。(道)始建西王母天池道观,位于*天山天池的东岸。年(宋嘉定十五年金兴定六年、元光元年蒙古成吉思汗十七年)(道)丘处机于大雪山见成吉思汗。年(宋嘉定十七年金正大元年蒙古成吉思汗十九年)(道)丘处机回燕京,使掌天下道教事。年(宋宝庆三年金正大四年蒙古成吉思汗二十二年)(道)丘处机卒,为全真道龙门派创始人,著有《大丹直指》、《磷溪集》等。年(宋嘉熙二年)(道)蒙古诏赠李志常“玄门正派嗣法演教真人”之号,李志常掌全真教。年(宋淳佑元年)(儒)宋以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从祀孔庙,黜王安石。年(宋淳佑六年)(基)罗马公教传教士柏朗嘉宾首次来华,参加蒙古定宗贵由汗的登基大典。年(宋宝佑元年)(儒)北宋靖康之变以后,高宗赵构率领朝廷南迁临安(今浙江杭州),当时世袭衍圣公孔端友带领部分族人来到江南,在浙江衢州逐渐安定下来。是年在浙江衢州城北菱塘仿曲阜规制敕建孔氏家庙。衢州孔庙宋末毁于战火,明朝永乐五年(7)重建于城南崇文坊,明朝正德十五年(1)迁建于先义坊衢县县学,保存至今。0年(宋景定元年)(佛)忽必烈即蒙古大汗位,封藏僧八思巴为国师,赐玉印。4年(宋景定五年蒙古至元元年)(佛)忽必烈在中央设总制院,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及西藏地方事务,命八思巴国师兼领总制院事,统领天下释教。7年(宋咸淳三年蒙古至元四年)(儒)宋确定孔庙四配、十哲制度。从祀儒者达人。(神)(道)创建北京都城隍庙,位于北京西城区复兴门内成方街。8年(宋咸淳四年蒙古至元五年)(道)河北扁鹊庙,位于河北省内丘县神头村,始建年代不详,是年重建。—年(元至元八年至三十一年)(道)始建昆明三清阁,位于云南昆明市西山主峰罗汉山的悬崖峭壁上。年(宋德佑元年)(伊)始建扬州仙鹤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解放南路,又名清白流芳礼拜寺。1年(宋景炎元年元至元十三年)(佛)云南有傣文贝叶经出现。(道)忽必烈召见第36代天师张宗演,赐号演道灵应冲和真人,授二品银印,命掌江南道教。年(元至元十四年)(佛)重建济源大明寺,位于河南省济源市轵城镇。—年(宋代)(道)雕塑清源山老君造像,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北郊,是我国现存最高大的老子石刻造像。(道)创建西安八仙宫,位于陕西西安东关长乐坊。(佛)创建西山龙华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桂平市城区。1年(宋景炎三年、祥兴元年元至元十五年)(道)元封赠张留孙为玄教宗师,赐银印,任江南道教都提点。年(元至元十六年)(名)杨家的十七世孙奉旨在杨家将战斗、生活过的山西代县城东北19公里鹿蹄涧村建杨忠武祠,俗称杨家祠堂。年(元至元二十二年)(儒)始建建水文庙,位于云南省建水县城建中路西段。年(元至元二十六年)(佛)改耶律楚材后裔阿勒弥舍宅为庙,名碧云寺,位于北京香山静宜园的北面。年(元至元三十一年)(基)教皇特使意大利人方济各会会士蒙高维诺抵汗八里(汉名大都,今北京),觐见元成宗,基督教的正统派——罗马公教开始在中国正式传播。年(元元贞元年)(伊)创建松江清真寺,位于上海市松江区西马路缸甏巷;另一说元代至正年间(1—8)创建。年(元元贞二年)(神)(道)古垛后土庙创建于山西省河津市樊村镇古垛村。年(元大德三年)(神)成宗铁木耳下令全国各地修建三皇庙。甘肃天水据传是伏羲的故乡,所以这里的三皇庙修建得十分讲究。明代弘治三年(),改三皇庙为伏羲庙。(基)大都(今北京市)落成第一座天主教堂。1年(元大德五年)(神)始建韩城大禹庙,位于陕西省韩城市苏东乡周原村北。(佛)始建同仁县隆务寺,位于青海省*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镇。2年(元大德六年)(儒)北京国子监孔庙坐落在北京市安定门内国子监街。是年始建北京孔庙,位于国子监的东侧;国子监是古代国立最高学府,始建于元大德十年(6),位于孔庙的西侧。北京国子监孔庙是全国级别最高的孔庙。4年(元大德八年)(道)元成宗授38代天师张与材为正一教主,主领三山(龙虎山、茅山、阁皂山)符箓。从此天师道正式改名为正一道。5年(元大德九年)(道)免天下道士租税。1年(元大德十一年)(基)汗八里(今北京市)总主教区建立,约翰·蒙高维诺任汗八里总主教兼东方宗主教。1年(元皇庆二年)(基)泉州成立天主教教区。(儒)朱熹《四书集注》、程颐《易传》等成为国家考试标准答案。年(元延祐元年)(儒)始建桐城文庙,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县城中心。年(元延祐三年)(名)眉山三苏祠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毅行南段,故址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宅,是为纪念他们而修建的祭祀祠堂,始建于此年之前。(道)敕建茅山九霄万福宫圣祜观,专祀大茅真君茅盈,位于江苏省西南部。1年(元延祐四年)(儒)曲阜颜庙始建年代不详。据记载金代已有,原建于山东曲阜城东北三公里的五泉庄附近。因旧庙残毁,是年在陋巷故址重建新庙,明正德二年(7)大修,奠定现存规模。年(元延祐六年)(神)(道)北京东岳庙建于北京朝阳区朝阳门外大街。—2年(元延佑七年至至正二十二年)(伊)察合台东、西汗国皈依伊斯兰教。1年(元泰定三年)(神)(道)始建天津天后宫,位于天津市南开区的古文化街上。年(元泰定五年)(基)天主教信徒已达3万人,流行于大江南北,尤以江南沿海一带为盛。4年(元至正四年)(神)(道)始建东羊后土庙,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土门镇东羊村。6年(元至正六年)(伊)始建北京东四清真寺,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南大街。9年(元至正九年)(佛)始建化隆县夏琼寺,位于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查甫乡*河北岸夏琼崖。4年(元至正二十四年)(佛)西藏夏鲁派创始人、佛教史学家布顿·仁钦朱卒,著有《善逝教法史》等。—8年(元代)(名)始建郭守敬祠,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海北沿、德胜门西大街。13—14世纪(佛)创建韦州喇嘛塔,位于宁夏同心县。14世纪中期(佛)再度兴建和恢复昌都地区孜珠寺,位于西藏昌都地区丁青县觉恩乡。8年(明洪武元年)(道)设道教管理机构“玄教院”,第42代天师张正常入朝。明太祖改“天师”之号为“正一嗣教真人”,赐银印,秩视二品。洪武十五年(2),又改而设置“道录司”,掌理天下道教事宜。8—年(明代)(伊)创建西安清真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化觉巷内。8—年(明初至清咸丰年间)(名)张良庙位于陕西留坝县留侯镇庙台子街。庙始建于东汉末年,现存建筑为此年间所建。年(明洪武三年)(神)(道)以五月十一日为都城隍的诞辰,正式规定各府州县的城隍神并加以祭祀,下诏官员前往致敬。年(明洪武四年)(神)舜帝陵最早建于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城南九嶷山的太阳溪畔。秦代迁于玉岩前。是年迁建于舜源峰下。(儒)重建韩城文庙,位于陕西省韩城金城区东学巷内。其规模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孔庙。年(明洪武六年)(皇)明朝建都南京,始创在京城总立历代帝王庙举行祭祀的制度。年(明洪武七年)(道)明太祖朱元璋《御注道德经》成。(儒)创建正定县文庙,位于河北正定县城内太平街。年(明洪武九年)(名)按察司副使刘崧主持在元兵马司牢房旧址扩大改建文天祥祠,位处北京宽街路口北侧府学胡同,并将柴市街改称教忠坊。年(明洪武十二年)(佛)始建湟中县塔尔寺,位于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莲花山中。2年(明洪武十五年)(佛)将寺院分禅、讲、教三类,僧众分别专业。诏令禁止寺田买卖,后又规定僧侣不得从事俗务。(道)于南京设道录司,府设道纪司,州设道正司,县设道会司。禁止买卖僧道田地。(神)始建玄贞观,位于辽宁盖州市红旗大街西关路。(神)始建蒲圻拜风台,又称武侯宫,位于湖北蒲圻县赤壁遗址,纪念赤壁之战诸葛亮在此“设祭坛、借东风、相助周郎”而建。4年(明洪武十七年)(道)诏令道士每三年考试一次,合格者发牒。7年(明洪武二十年)(神)(道)创建西安城隍庙,明宣德八年()迁建陕西省西安市西大街中段北侧。(神)(道)(名)始建东山关帝庙,又称武庙,坐落在福建省东山县城岣嵝山东麓。1年(明洪武二十四年)(道)敕道教定为正一、全真二派,限制出家人数,禁僧道与俗人杂居。年(明洪武二十六年)(道)创建江陵金殿,位于湖北省江陵城西。年(明洪武二十七年)(儒)始建安顺文庙,位于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城内黉学坝。8—年(明洪武年间)(伊)始建济宁东大寺,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市中立河西街古运河西岸。(伊)始建兰州西关清真寺,位于甘肃省兰州市临夏路西端;另一说或建于永乐年间。(伊)始建西宁东关清真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繁华的东关大街南侧的闹市区。2年(明建文四年)(伊)始建沧州北大寺,位于河北沧州市区东南回民聚居的新华区解放路。3—1年(明永乐年间)(神)(道)上海城隍庙始建于宋代,此年间由当时知县张守约移建上海市*浦区方浜中路。4年(明永乐二年)(伊)始建泊头清真寺,位于河北省泊头市清真街。9年(明永乐七年)(佛)宗喀巴建拉萨噶丹寺,位于西藏拉萨市东达孜县境内旺波尔山的山坳里,创格鲁派(*教)。年(明永乐八年)(儒)始建恭城文庙,嘉靖三十九年()迁至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城西山南麓。1年(明永乐十年)(道)敕建武当山太和宫,位于武当山天柱峰顶端、紫金城南天门外。1年(明永乐十三年)(佛)明廷封赴京朝贡的宗喀巴弟子释迦也夫为“西天佛子大国师”,后加封“大慈法王”,为成祖、宣宗两代国师。(儒)《性理大全》、《四书大全》、《五经大全》编成。1年(明永乐十四年)(佛)创建拉萨哲蚌寺,位于西藏拉萨西郊更丕乌孜山下。年(明永乐十六年)(道)创建武当山金殿,又称金顶,位于武当山天柱峰顶。武当山诸宫观落成,敕改武当山为太岳太和山。(佛)创建拉萨色拉寺,位于西藏拉萨市北郊色拉乌孜山。(佛)创建日喀则白居寺,位于西藏日喀则市江孜县西北宗山脚下。1年(明永乐十八年)(皇)依《周礼》古代王都“左祖右社”的规制,太庙与皇宫、社稷坛同时建造。天安门是皇宫,今日的中山公园是那时的社稷坛,是皇帝祭祀土地神的地方,而劳动人民文化宫原来是太庙,是皇帝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也就是天子的宗庙。嘉靖、万历和清顺治年间曾多次重修,乾隆元年()大加修缮,历时四年,乾隆退位前又将三进大殿及配殿全部扩建。3—1年(明永乐年间)(宗)始建福建晋江陈埭丁氏宗祠,嘉靖三十九年()毁于兵燹,万历二十八年()重建。(儒)始建中卫高庙,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老城西街。年(明洪熙元年)(伊)始建昆明清真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顺城街敦仁巷。年(明宣德五年)(儒)始建辽宁兴城文庙,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古城东南。1—1年(明宣德年间)(宗)始建从化广裕祠,位于广东省从化市太平镇钱岗村,为陆氏宗祠。年(明正统元年)(儒)始建天津文庙,位于天津市南开区旧城厢东门内大街路北。年(明正统二年)(儒)始建武威文庙,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城东南隅。2年(明正统七年)(伊)始建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位于*维吾尔喀什市中心的艾提尕尔广场西侧。3年(明正统八年)(佛)始建智化寺,位于北京东城区禄米仓胡同东口路北。5年(明正统十年)(道)《正统道藏》刊成,凡卷。7年(明正统十二年)(佛)创建日喀则扎什伦布寺,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西部尼玛督山南坡。1年(明天顺元年)(佛)重建妙应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路北。年(明天顺三年)(道)明英宗赠封张三丰为通微显化真人。年(明天顺七年)(神)(道)是年重修玉皇后土庙,位于陕西省韩城市龙门镇西原村之北,系主要祭祀玉皇大帝和后土圣母的祠庙。1—年(明天顺年间)(佛)重建北京广济寺,位于北京西城区西四闹市区的广济寺。年(明成化二年)(宗)始建安徽*山市歙县郑氏宗祠。(名)宪宗皇帝特诏追认明代著名*事家和*治家于谦复官,将其故宅改为忠节祠。1年(明成化六年)(伊)始建三亚回辉清真古寺,位于海南省三亚市羊栏镇回辉乡。7年(明成化十三年傣历年)(佛)始建袜曼阁(曼阁寺),位于云南景洪城郊。8年(明弘治元年)(神)(道)始建澳门妈阁庙,位于澳门南端妈阁山西麓,也称“天后庙”。1年(明弘治七年)(名)明孝宗朱祐樘重建比干庙,位于河南省卫辉市(原汲县)西北比干庙村。年(明正德十二年)(基)马丁·路德公布《九十五条论纲》,宗教改革运动开始,形成基督教新教。1年(明嘉靖元年)(伊)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创始人胡登洲诞生。1—年(明嘉靖年间)(宗)明代官吏罗东舒建造罗东舒祠,又名宝纶阁,位于安徽*山市徽州区(原属歙县)呈坎镇。(宗)龙川胡氏宗祠位于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瀛州乡大坑口村南,始建于宋朝,此年间兵部尚书胡宗宪倡导捐资修建。年(明嘉靖三年)(伊)始建纳家户清真寺,位于宁夏银川市永宁县城西杨和乡纳家户村。年(明嘉靖四年)(名)周公庙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定鼎南路中段东侧。始建于隋末唐初,为隋将王世充草创。唐太宗贞观年间和唐玄宗开元年间重修,后废弃。是年在旧址重建,明清时期曾多次修葺与扩建,形成如今的规模。年(明嘉靖五年)(宗)建成太原王氏祠堂晋溪书院,主建筑子乔祠,为纪念太子晋而建,子乔祠是王氏始祖的宗祠。(名)始建西安杜公祠,为纪念杜甫的祠庙,位于陕西长安县(今西安)韦曲镇东的少陵原畔。年(明嘉靖六年)(儒)河南府文庙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文明街中段路北文明街小学院内。肇建年代失考。据《洛阳县志》载,早在是年以前就已经存在。年(明嘉靖七年)(宗)始建石岗村蒋氏宗祠,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永岁乡石岗村。年(明嘉靖九年)(儒)称孔子为至圣先师,去王号,其四配、十哲等亦去其爵号。(皇)嘉靖帝下令在北京阜成门内保安寺旧址上兴建庙宇,历时二年完成,初称帝王庙,后名历代帝王庙。后南京历代帝王庙废弃,北京历代帝王庙成为全国唯一祭祀历代帝王的场所。1年(明嘉靖十年)(儒)升周、张、程、朱为先贤,位汉唐诸儒之上。(伊)始建朱仙镇清真寺,位于河南省开封市朱仙镇东南隅的老虎洞街。6年(明嘉靖十五年)(宗)世宗诏允许臣民祀始祖,产生重大影响,导致宗族纷纷建立宗祠祭祀始祖,客观上造成了嘉靖朝及其以后修建宗祠祭祀始祖的热潮。9年(明嘉靖十八年)(名)始建现存包公祠,位于安徽合肥市区南侧芜湖路东段包河公园香花墩上。年(明嘉靖三十七年)(道)创建耀县药王庙,位于陕西耀县城东漆河沿岸。年(明隆庆元年)(基)创建澳门大堂。1年(明隆庆三年)(佛)缅甸金莲公主下嫁云南第19代宣慰使刀应勐,带来佛经佛像。年(明万历元年)(名)陶公祠,又名“陶靖节祠”,坐落在安徽东至县东流镇的鳖石山上,始建于宋代初期,后经是年和清顺治二年的两次重修,形成了今日的风貌。(道)始建容县经略台真武阁,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城东门外人民公园内。—0年(明神宗时期)(神)(道)(名)加封关羽帝号,为“协天护国忠义帝”、“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年(明万历四年)(基)澳门成立天主教主教区。年(明万历六年)(佛)西藏达赖喇嘛·锁南嘉措与蒙古俺答汗在青海会晤,互赠尊号,*教传入蒙古族。年(明万历十一年)(基)利玛窦在广东肇庆建起第一所基督教堂“仙花寺”。年(明万历十三年)(道)创建扬州文昌阁,俗称文昌楼,位于江苏扬州汶河路、文昌路交叉处。1年(明万历十七年)(道)创建贵阳文昌阁,位于贵州贵阳市东门高大宽厚的月城城墙上。年(明万历十八年)(佛)始建天台山伍龙寺,位于贵州平坝县天龙镇。年(明万历二十年)(儒)始建贵德文庙,位于青海省贵德县河阴镇。1年(明万历二十二年)(名)秦皇岛孟姜女祠,又称“孟姜女庙”、“贞女祠”,位于河北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姜女乡望夫石村,创始宋以前,是年由兵部分司主事张栋主持重建。年(明万历二十五年)(基)中国耶稣会成立,利玛窦为首任会长。16世纪后半期(佛)兴建包头美岱召,位于内蒙包头土默特右旗境内。年(明万历二十九年)(基)利玛窦抵北京,觐见明神宗,获准驻京传教。年(明万历三十年)(道)创建昆明太和宫与金殿,位于云南昆明市东北鸣凤山上。年(明万历三十一年)(基)徐光启受洗入天主教。1年(明万历三十三年)(基)始建南堂,位于北京西城区前门西大街。年(明万历三十五年)(道)第50代天师张国祥奉旨修成《续道藏》,凡卷,称《万历续道藏》。—0年(明万历年间)(神)修建娲皇宫,又称“娲皇圣母庙”,位于河北省涉县索堡镇东北凤凰山上。(佛)始建峨眉山报国寺,位于四川峨眉山麓,为入山的门户。(伊)始建渝中清真寺,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中兴路穆斯林大厦。2年(明天启二年)(基)罗马教廷设立传信部。汤若望至广州传教。7年(明天启七年)(基)天主教传教士在中国嘉定召开会议,审议“天主”、“上帝”等译名。1—7年(明天启年间)(神)(道)创建烟台龙王庙,位于山东烟台市芝罘区烟台山巅。(伊)始建寿县清真寺,位于安徽省六安市寿县城关留犊祠巷。1年(明崇祯三年)(基)传教士汤若望奉召进京修历,历书修成后继续在京供职。1年(明崇祯九年)(佛)始建沈阳实胜寺,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寺路二段。年(明崇祯十五年)(佛)在固始汗率*灭西藏第悉藏巴*权、确立*教优势后,达赖、班禅与固始汗派使赴盛京请求清廷支持。约1—年(明末清初)(佛)始建澳门普济禅院,又名“观音堂”,位于澳门美副将大马路。年(清顺治元年)(皇)摄*王多尔衮率清*进入北京不久,在长安左门之外建成满族爱新觉罗氏神庙——堂子,为清代皇家祭祀祖先的神庙。(伊)始建清真大寺,位于天津市红桥区西北角小伙巷大街。1年(清顺治二年)(儒)加称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祀礼规格升为上祀。1年(清顺治六年)(佛)蒙古哲布尊丹巴一世进藏学经,改信*教。年(清顺治九年)(佛)清帝邀五世达赖进京,为其建*教寺庙,次年赐封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达赖喇嘛”在西藏的地位从此由中央*府承认而确定。年(清顺治十年)(佛)始建观音山龙山寺,位于台湾省彰化县鹿港镇。年(清顺治十二年)(基)创建东堂,位于北京东城区。年(清顺治十三年)(道)封白云观主王常月为国师,三赐紫衣。常月开坛传戒,撰《初真戒律》、《龙门心法》,开龙门律宗。1年(清顺治十五年)(佛)始建武汉归元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翠微路。年(清顺治十六年)(基)南怀仁来华传教。约0年(清顺治十七年)(伊)始建沈阳清真南寺,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小西路南清真路。1—4年(清顺治十八年至康熙三年)(伊)扩建桂林清真古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民族路桃花江畔。3年(清康熙二年)(道)创建沈阳太清宫,坐落在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西顺街北口,是供奉太上老君的道教宫观,全真龙门派的著名胜地。5年(清康熙四年)(儒)创建台南孔庙,坐落在台湾省台南市南门路。6年(清康熙五年)(伊)始建成都皇城清真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天府广场西侧。7年(清康熙六年)(道)创建千山无量观,位于辽宁省鞍山市东南十公里的千山北沟,亦名无梁观。(佛)始建德钦县东竹林寺,位于云南省德钦县奔子栏乡书松村南永干顶东坡上。1年(清康熙七年)(道)重建成都青羊宫三清殿,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南郊通惠门外、百花潭北岸。9年(清康熙八年)(神)(道)(名)创建台南开基武庙,位于台南市中区三义街。为台湾最早的关帝庙。0年(清康熙九年)(宗)向全国颁布“上谕十六条”,将“敦孝弟以重人伦”列为第一条,“笃宗族以昭雍睦”列为第二条,表明清*府将孝治天下、和睦宗族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1年(清康熙十年)(道)平西王吴三桂在云南昆明鸣凤山重铸金殿。3年(清康熙十二年)(伊)始建南昌醋巷清真寺,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中山路醋巷;另一说始建于清道光四年()。4年(清康熙十三年)(基)教皇克雷芒十世提名罗文藻为第一位中国籍主教,出任南京宗座代牧。7年(清康熙十六年)(佛)重修和扩建山南地区敏竹林寺,位于西藏扎囊县扎期乡敏竹林村。9年(清康熙十八年)(宗)内蒙喀喇沁亲王府及家庙建于内蒙古自治区喀喇沁旗王爷府镇,为清代内蒙古卓索图盟喀喇沁右翼旗王府府第、佛堂、文武庙、宗祠,是内蒙古地区现存清代蒙古王府中营建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好的建筑群组。(佛)始建香格里县归化寺,位于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县城以北佛屏山麓。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伊)始建齐齐哈尔卜奎清真寺东寺,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基)罗文藻在广州正式祝圣为主教。(基)马克西姆·列昂捷夫随俄俘来北京,建尼古拉教堂,传入东正教。8年(清康熙二十七年)(佛)蒙古哲布尊丹巴率喀尔喀部归清。(基)罗文藻祝圣吴渔山、刘蕴德、万其渊三名中国神父。年(清康熙三十二年)(佛)西藏布达拉宫完工。(神)(道)(名)创建周口关帝庙,位于河南省周口市富强街西段。(伊)始建呼和浩特市清真大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通道南街。17世纪末—19世纪(伊)中国依禅派形成,门宦制度确立。年(清康熙三十九年)(神)(道)创建云林台湾北港朝天宫,为台湾妈祖信仰的龙头大庙。年(清康熙四十年傣历年)(佛)始建云南景真八角亭,位于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城西景真山景真寨。年(清康熙四十一年)(道)蜀中道士陈清觉入京见康熙帝,被赐封“碧洞真人”,开龙门派碧洞宗。年(清康熙四十二年)(基)始建西什库教堂,位于北京西城区西什库大街。1年(清康熙四十四年)(佛)清廷封章嘉喇嘛为“呼图克图”,总管内蒙古佛教。(佛)始建西安广仁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北隅。年(清康熙四十六年)(宗)创建锡伯族家庙,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俗称太平寺,是锡伯族祭祀祖先的圣地。年(清康熙四十八年)(佛)创建夏河县拉卜楞寺,位于甘肃夏河县境内。年(清康熙五十年)(伊)始建长沙清真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西区三兴街。1年(清康熙五十一年)(儒)升朱熹跻十哲。(名)南阳诸葛庐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南郊卧龙岗上。始建魏晋时期,经历代修葺,是年南阳郡守罗景主持对诸葛庐的大规模整修,形成今天南阳诸葛庐的建筑布局。1年(清康熙五十二年)(佛)清廷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神)(道)创建嘉义城隍庙,位于台湾嘉义市佑民里吴凤北路。年(清康熙五十三年)(道)创建华山东道院,位于陕西华阴市华山青柯坪东,原名九天宫。年(清康熙五十四年)(基)教皇克雷芒十一世发布谕令,禁止中国教徒行中国礼仪。(基)沙俄派出第一届北京传教士团。年(清康熙五十五年)(宗)重修溪口蒋氏宗祠,位于浙江奉化市溪口镇武岭。(伊)始建拉萨河坝林清真寺,位于西藏拉萨市东南。年(清康熙五十九年)(佛)清廷派兵护送七世达赖入藏。年(清康熙六十年)(儒)荆州文庙迁湖北省荆州市古城内荆州中路西段南侧的荆州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校园内。2—1年(清康熙年间)(名)重修鲁班庙,位于天津蓟县城区中心。(佛)兴建包头五当召,位于内蒙古包头市西北阴山深处的五当沟。年(清雍正元年)(神)雍正帝为祭祀*、淮、沁诸河河神,在河南武陟县城东南二铺营乡建武陟嘉应观,距*河3公里,是*河上最大的龙王庙。年(清雍正二年)(宗)雍正帝非常重视康熙“上谕十六条”,对其逐条解释,在“笃宗族以昭雍睦”条的解释中,提出了具体的措施:“立家庙以荐蒸尝,设家塾以课子弟,置义田以赡贫乏,修族谱以联疏远。”“立家庙”、“设家塾”、“置义田”、“修族谱”这四项最高指示,直接促进清代宗族制度向纵深方向发展。(神)始建社旗火神庙,位于河南省社旗县社旗镇。(儒)始建内蒙古呼和浩特文庙,位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文庙街土默特小学院内,因地处旧城,又称“南文庙”。(伊)始建贵阳清真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夏状元街。年(清雍正四年)(儒)定天子亲祭至圣先师制度,改立为跪。年(清雍正八年)(名)始建*道婆祠,位于上海徐汇区龙吴路上海植物园内。—年(清雍正年间)(伊)始建汉口清真大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口民权路。—年(清雍正十三年至乾隆三年)(佛)汉文《龙藏》雕印完工。年(乾隆三十八年),乾隆又组织译成满文,与由藏文译为蒙文的《大藏经》同时雕印。年(清乾隆元年)(儒)始建吉林文庙,宣统元年(1)拓建新庙移至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南昌路。1年(清乾隆七年)(基)教皇本笃十四世谕令重申禁止中国礼仪,清廷下令禁止传教,开始长达百年的清朝教禁。年(清乾隆八年)(佛)兴建锡林浩特市贝子庙,位于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北区额尔敦敖包南麓。年(清乾隆九年)(佛)北京雍和宫改为藏传佛教寺庙。1年(清乾隆十二年)(道)正一天师定为正五品,停止朝觐。年(清乾隆十五年)(宗)香港邓氏宗祠竣工,位于香港新界元朗厦村。1年(清乾隆十六年)(佛)清廷废西藏第巴执*制,设噶厦,归达赖领导。诏令七世达赖掌管西藏地方*权。年(清乾隆二十五年)(伊)始建吉林清真北寺,位于吉林省吉林市北山东峰脚下。1年(清乾隆二十八年)(宗)始建陡山吴氏祠,位于湖北省红安县八里湾镇东北陡山村。(宗)始建韶山毛氏宗祠,系湖南韶山乡韶山村毛氏家族的祖祠。年(清乾隆三十二年)(伊)始建肇庆城西清真寺,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康乐中路。1年(清乾隆三十三年)(名)建成史公祠,位于江苏扬州市史可法路南端梅花岭畔,是明末抗清英雄史可法的祠堂。年(清乾隆三十八年)(伊)始建伊犁伊宁拜吐拉清真寺,位于*伊犁伊宁市新华东路。年(清乾隆四十二年)(伊)始建吐鲁番苏公塔清真寺,位于*吐鲁番市东郊葡萄乡木纳格村的台地上。1—年(康熙五十二年至乾隆四十五年)(佛)修建承德外八庙,位于河北省承德避暑山庄。—年(清乾隆年间)(佛)始建云南袜楞(官缅寺),位于云南耿马城郊。(伊)始建洪水泉清真大寺,位于青海省海东地区平安县洪水泉乡。7年(清嘉庆十二年)(基)新教传教士马礼逊来华,是新教来中国大陆传教的起点。年(清嘉庆十九年)(基)马礼逊为蔡高施洗礼,发展蔡为第一个中国内地基督教新教徒。年(清嘉庆二十一年)(基)梁发在南洋受洗入基督教新教,后成为第一个中国籍基督教新教牧师。年(清嘉庆二十三年)(宗)兰州鲁土司祖先堂位于甘肃省大通河畔兰州市永登县连城镇,是鲁土司奉祀其列祖列宗的祖祠。始建于明初,是年重修,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土司衙门之一。—年(清道光至光绪年间)(名)张桓侯庙位于重庆市云阳县,始建于蜀汉末年,为纪念张飞的祠庙建筑。清同治年间毁于洪水,现存建筑为此年间重建。年(清道光八年)(佛)云南广允寺,位于云南沧源县城内勐董大街北部。年(清道光十年)(基)裨治文来华传教,为美国基督教第一个来中国的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年(清道光十二年)(基)裨治文创办《中华丛报》。2年(清道光二十三年)(基)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准许外国人可在通商口岸建造教堂,地方官员有义务加以保护。3年(清道光二十三年)(基)洪秀全建立拜上帝会。(神)稷山稷王庙位于山西省稷山县城西大街。始建于元代之初,是年由稷山县知事李景椿倡导募捐重建。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基)中美签订《望厦条约》、中法签订《*埔条约》,准许外国人可在通商口岸建造教堂,地方官员有义务加以保护。7年(清道光二十七年)(基)创建香港圣约翰大教堂。年(清道光三十年)(基)创建贵州贵阳市北天主堂。年(清咸丰五年)(道)创建台南真武殿,位于台湾台南县新营市延平路。年(清同治二年)(基)创建广东广州圣心大教堂。(基)创建台湾屏东县万金天主教堂。年(清同治三年)(宗)始建云阳彭氏宗祠,又名彭家楼子,位于重庆市云阳县里市乡黎明村,小地名瓦琢溪。(道)重修武汉长春观,坐落在湖北武昌大东门外对峰山南腰。年(清同治四年)(基)创建西藏昌都芒康县盐井天主教堂。年(清同治六年)(基)创建云南德钦县茨中教堂。年(清同治八年)(基)第一届梵蒂冈公会议召开,至年结束。李提摩太来华传教。年(清同治九年)(宗)始建潮安从熙公祠,位于广东省潮安县彩蛎镇金砂一村,由旅居马来西亚柔佛洲侨领陈旭年兴资所建。(基)始建亚斯立堂,位于北京东城区后沟胡同。(基)始建石鼓路天主教堂,位于江苏南京市石鼓路。年(清同治十一年)(基)始建江北天主教堂,位于浙江宁波市江北区中马路。年(清同治十三年)(基)《教会新报》改名《万国公报》。(基)创建上海松江佘山天主教堂。(道)创建上海白云观,清光绪八年()在老西门西林后路重建白云观。年(清光绪元年)(名)郑成功庙位于台湾省台南市开山路,又称延平郡王祠,或开山圣王庙,主祀台湾开山始祖郑成功,配祀郑氏及所属各部将。是年郑成功被追封为延平郡王,庙再一次扩建,改称延平郡王祠,形成了现在的规模与格局。年(清光绪三年)(基)首届基督教在华传教士大会召开。年(清光绪五年)(基)中国天主教分为五大传教区域。年(清光绪八年)(基)始建广西北海涠洲城仔教堂。1年(清光绪十年)(儒)始建乌鲁木齐文庙,位于*维吾尔族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前进路。年(清光绪十一年)(名)清朝开始在福建福州市马江建昭忠祠,系忠烈祠,为纪念光绪十年(1),中法马江海战中战死的中国官兵而建立的祠堂。年(光绪十四年)(宗)筹建广州陈家祠,坐落于广东省广州市中山七路恩龙里,由当时广东省72县的陈姓族人合资兴建的族祠、书院。光绪二十年(4)建成。0年(清光绪十六年)(基)第二届基督教在华传教士大会召开。1年(清光绪十七年)(道)始建台北指南宫,俗称“仙公庙”,位于台湾台北市东南12公里。(基)始建青海西宁教场街基督教堂。2年(清光绪十八年)(基)创建重庆若瑟堂。3年(清光绪十九年)(基)创建安徽安庆市安庆天主堂。4年(清光绪二十年)(佛)始建日喀则热拉雍仲林寺,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境内热拉村的高台上。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基)创建四川成都平安桥天主教堂。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宗)始建边氏宗祠,位于浙江省诸暨县边村。(伊)始建九龙清真寺,位于香港九龙半岛南端尖沙嘴弥敦道九龙公园东南面。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儒)康有为上《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要求准许人人祭天、祭孔。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佛)兴建伊犁圣佑寺,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城西北。年(清光绪二十六年)(佛)(道)敦煌遗书被发现,其中90﹪是佛教典籍,道教文书抄本约有多件。年(清光绪二十七年)(基)始建兖州天主教堂,位于山东济宁市兖州市。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宗)始建台湾陈氏大宗祠,位于台湾台北市大同区。年(清光绪二十九年)(基)始建洪家楼天主教堂,位于山东济南市历城区花园路。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名)始建林文忠公祠,即林则徐祠堂,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南后街澳门路,纪念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基)始建太原天主堂,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基)始建北正街基督教堂,位于湖南长沙市开福区北正街。年(清光绪三十二年)(佛)始建宝莲禅寺,位于香港大屿山昂坪的风凤山与弥勒山之间。(伊)重建乌鲁木齐市回族陕西大寺,位于乌鲁木齐市和平南路永和正巷北侧。(基)创建海南海口耶稣圣心堂。1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基)基督教在华传教百年大会召开。(基)创建圣索非亚教堂,位于黑龙江哈尔滨市道里区。年(清光绪三十四年)(宗)三门塘村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清水江边一个古老的侗族村寨。村中有两座造型别致的家祠。一是太原祠,为王姓家祠,是年修建;二是刘氏家祠,始建于清乾隆初年。(伊)王浩然阿訇创办“京师公立清真第一两等小学堂”,对以后中国穆斯林的宗教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创建山东青岛基督教堂。0年(清宣统二年)(基)始建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2年(儒)中华民国成立。总统不祭天、祭孔,教育部令中小学不再读经,各地纷纷拆除、废弃孔庙,或挪作他用。同年,康有为等创办孔教会。(基)始建沈阳天主堂。(基)始建哈尔滨天主教堂。3年(基)“基督教全国大会”在上海召开,商讨成立全国性协作机构,并组成筹备机构“中华续行委办会”。(基)始建西开教堂,位于天津和平区独山路。(道)中国全国道教总会成立。(儒)袁世凯通令“尊崇孔圣”。孔教会要求国会定孔教为国教。宪法草案规定“以孔教为国教”、“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宗)始建天津李纯祠堂,位于天津南开区北部、白堤路北段西侧。4年(儒)袁世凯率百官祭天、祀孔。(名)广东学者、孔教会主持人梁鼎芬专程来江苏昆山千墩瞻仰亭林墓,并出资委托先生十二世孙顾子玉等筹建亭林祠,为纪念顾炎武的祠庙。6年(儒)国会复会,取消宪法草案中尊孔条文,内务部宣布取消跪拜礼。8年(名)戚公祠是福建福州人民纪念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而立的祠庙,是年重建。(伊)始建台北清真大寺,位于台湾台北市新生南路。年(佛)欧阳竟无在南京创办支那内学院,培养佛学人才。年(佛)始建哈尔滨极乐寺,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东端。(基)始建大名教堂,位于河北邯郸市大名县。年(基)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第十一届大会在北京召开。(基)上海召开全国基督教大会,成立“中华基督教(新)协进会”,为协调各差会的机构。(佛)始建吉林长春般若寺,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清明街。年(基)始建宁夏银川天主教堂。年(道)第63代天师张恩溥嗣位。(基)始建呼和浩特天主教堂。年(基)创建上海衡山路国际礼拜堂。年(道)商务印书馆涵芬楼影印《正统道藏》、《续道藏》,使《道藏》广为流传。(基)始建吉林天主教堂,位于吉林市船营区。—年(儒)创建黑龙江哈尔滨文庙,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文庙街。年(基)创建基督教中华圣经会北京分会,位于北京东城区。(基)创建香港基督君王小堂。年(基)始建甘肃兰州市小沟头天主教堂。年(宗)民国时期上海闻人、青帮大亨杜月笙在浦东高桥乡建造杜家祠堂。(基)创建陕西延安市桥儿沟教堂。—1年(宗)创建昭通龙氏家祠,系民国时期云南省主席龙云祭祖修建的祠堂。年(基)创建湖北武汉市汉口荣光堂。年(基)创建天主教河南总修院,位于河南开封市顺河回族区。年(基)创建福建厦门市鼓浪屿三一堂。年(儒)民国*府任命孔子七十七代孙孔德成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给以特殊礼遇。(基)始建新绛天主教堂,位于山西运城新绛县城北街。年(儒)命令“孔教总会”改为“孔学总会”。(基)始建台湾台北市中山基督长老教会堂。年(佛)中、日、泰、缅、斯等国僧人在伦敦聚会,达成“世界佛教徒协议”。年(名)国民*府为纪念抗日战争阵亡将士在湖南省中部的衡山香炉峰前建南岳忠烈祠。年(基)罗马教廷任命皮漱石为沈阳总主教。0年(基)中国教会发起三自爱国运动。(道)台湾省道教会成立。2年(基)创办金陵协和神学院。3年(佛)中国佛教协会成立,下设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中国佛学院和中国佛教图书馆等单位。(伊)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成立。4年(基)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成立。5年(伊)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在北京开学。6年(佛)世界各国举行纪念佛陀涅槃0周年的活动。(基)中华东正教会成立。7年(基)中国天主教爱国会成立。(道)在北京召开道教第一次全国代表会议,通过《中国道教协会章程》,中国道教协会在北京成立。1年(神)(宗)(皇)(名)(儒)(道)(佛)(伊)(基)是年3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二批,1年2月23日;第三批,年1月4日;第四批,1年11月20日;第五批,1年6月25日。第一批至第五批列为全国重点文物单位的共处。1年(道)香港道教联合会成立。年(道)萧天石编纂《道藏精华》,从50年代至70年代由台湾自由出版社陆续印行。收书凡八百余种,均为明《正统道藏》、《续道藏》未收之道书。年(道)林海涵编《庄林续道藏》由台湾成文出版社印行,均收道教科仪符箓类道书。年(道)台北艺文印书馆将上海涵芬楼影印正续《道藏》缩印为精装本60册,附索引1册。年(基)中国天主教教务委员会和中国天主教主教团成立。中国基督教协会成立。年(伊)中国马坚的《古兰经》现代汉语译本出版。1年(佛)(道)(伊)(基)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策》。年(基)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开学。1年(佛)中国佛教协会恢复在世界佛联的合法地位。1年(佛)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在北京广济寺内成立。年(道)由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等将《道藏》缩为装本36册。同年文物出版社出版陈垣编纂之《道家金石略》,搜集由汉迄明之道教金石碑刻。年(道)创办“中国道教学院”,分设专修班和进修班,设置有宗教课、*治课、文化课,学制二年,从而建立了正规院校体制,着力培养道教人才。年(基)第三届各国基督教协进会国际会议在香港举行。年(佛)始建三亚南山寺,位于海南省三亚市以西40公里南山文化区内的“佛教文化公园”中。3年(基)创建*库尔勒市新城区基督教堂。6年(神)(宗)(皇)(名)(儒)(道)(佛)(伊)(基)是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了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计处。年(神)(宗)(皇)(名)(儒)(道)(佛)(伊)(基)是年5月6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计处。——王鹤鸣《中国寺庙通论》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