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登封窑的珍珠地划花装饰技法
TUhjnbcbe - 2021/4/14 16:40:00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最佳医院         htt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登封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中岳嵩山南麓。登封市境内的窑场统称为登封窑。经过多年来的文物普查和调查,目前在今登封市境内已发现的古代瓷窑址达30余处。

北宋白釉珍珠地划花卷草纹钵

珍珠地划花是登封窑最为典型的标志性产品,流行于北宋时期,主要见于登封曲河窑址。这一工艺是将唐代金银器的錾金技艺,创造性地运用到陶瓷装饰上,成为北宋时期一种流行的瓷器装饰技法。

唐代金碗

宋早期珍珠地钵

早期的珍珠地,只是单纯在施有化妆土的胎体上,划过主体纹饰以后,在空余留白的地方,有序的戳上小圆圈,形成了珍珠地纹饰。

古人对美的渴求度是现代人无法理解的,很快工匠们就不满足于现状,向更高的艺术表现力,更复杂的制作工序发起了挑战。珍珠地技艺再次被优化,工匠在以往戳过珍珠地以后,又增添了一道嵌色工艺,再施釉烧造,呈现出白色和褐色、或白色和红褐色、或白色和*褐色(由于窑内气氛的差异导致的多样性结果)构成的复色纹饰,最终形成了真正的珍珠地划花技艺。

宋珍珠地人物纹标本

这一技艺在中国艺术的鼎峰北宋时期最为成熟,曾风靡一时。北方许多窑口争相烧造,磁州窑、登封窑、密县窑等。其中登封窑的珍珠地产量最大,技艺最为成熟,影响最为广远。在镇江博物馆有两件珍珠地花卉纹瓶,是镇江市丹阳县北宋熙宁十年(年)墓出土,丹阳市距离登封多公里,在交通尚不便捷的古时,难度可想而知。

北宋白釉珍珠地划花牡丹纹炉

北宋白釉珍珠地划花莲荷纹梅瓶

它的工艺流程如下:首先,工匠们将成型的瓷坯晾到一定程度,选用竹、骨、铁等尖状工具,在施有化妆土的坯体上先划出主体纹饰;然后在空白部分,用管状工具戳满小圆圈,经晾晒,施釉,入窑烧制。后来这一工艺得到进一步改进,先施一遍或两遍化妆土,刻划主体纹饰,点戳珍珠地,然后着色,即借鉴金银器的镶嵌技艺将色料嵌入刻划形成的凹槽内,经过处理磨平再施釉,烧成后刻花线条和珍珠地呈现棕红色,纹饰与白色化妆土形成反差,这样使器物装饰显得色调丰富、明快,富有变化。

北宋白釉珍珠地划花牡丹纹梅瓶

北宋白釉珍珠地划花钱纹梅瓶

珍珠地划花技艺看似简单,其实技术性很强,对于坯体的干湿,戳点的手法、布局都有很高的要求。珍珠地布局排列疏密得当,通常是自然密布,浑然一体,“珍珠”灵动、活泼,富有生命力。

北宋白釉珍珠地划花牡丹纹银锭形枕

珍珠地划花多用于装饰钵、炉、瓶、枕等器型,其中珍珠地划花梅瓶最为常见,这类器物以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珍珠地双虎纹瓶和人物纹瓶为代表,体现了珍珠地划花装饰技法的最高工艺水平和艺术水准。双虎瓶腹体呈橄榄形,两虎张口舞爪,翘尾直立,似搏击于草丛中。在虎、草的空隙处饰以均匀珍珠地,使主题纹饰更加突出。这和北宋晚期道教盛行,在艺术上表现出追求山野林趣、质朴自然的道教价值取向相吻合。珍珠地划花常见的主体纹饰还有花卉、鸟、兔、鹿、凤等。

图7北宋白釉珍珠地划花双虎纹梅瓶口径7.1、足径9.5、高31.9厘米

图8北宋白釉珍珠地划花人物图瓶高38厘米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登封窑以珍珠地这种辅助装饰成名,在全国其他窑口十分罕见。纹饰的布局、纹饰和造型的搭配更加协调自然,装饰内容更形象生动,体现了自然、和谐和统一的审美追求。

(文章图片源自网络,分享传播古陶瓷文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登封窑的珍珠地划花装饰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