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4000年前,哪些城市大发展了
TUhjnbcbe - 2023/7/24 22:33:00
氮芥酒精价格是不是很高 http://pf.39.net/bdfyy/bdfyc/170224/5231217.html

大约在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左右,中国出现了很多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古代城址。城址内常见成片居住区、手工业作坊区、墓葬区、宗教活动场所、夯土台基等,个别有高台建筑、道路、城门等设施。

据统计,目前已发现的这类城址有50多处。那么,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中国有哪些城市大发展了?这些大发展的“城市”有什么特色?

一、*河上游地区石峁城址

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地处陕北*土高原北部边缘,是中国已发现的龙山晚期到夏早期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址。古城由“皇城台”、内城、外城三部分石砌城垣构成,面积约万平方米,城内密集分布着大量宫殿建筑、房址、墓葬、手工业作坊等遗迹,先后出土了大量的玉器、陶器、骨器、石雕石刻、彩绘壁画等珍贵文物。

皇城台

公元前年前后正是中华文明和早期国家形成、发展的关键阶段,石峁遗址作为河套地区和*河中游的区域性*权核心,是探寻中华文明起源的窗口,可能是夏早期中国北方的中心。

二、*河中游地区古城址

中原地区发现的郑州西山、濮阳高城、襄汾陶寺、辉县孟庄、新密古城寨和登封王城岗等城址,都属于五帝或与五帝时代关系密切的古城,为我们探索中原早期文明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1)陶寺城址

陶寺城址包括早期小城和中期大城。早期城址面积56万平方米,城内南部有多座夯土建筑。中期城址扩大到万平方米,在陶寺中期大城南垣与中期小城西北部有一片墓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

与陶寺城址配套出现的,还有王墓、世界最早的观象台、气势恢宏的宫殿、独立的仓储区、官方管理下的手工业区等。有许多专家学者提出,陶寺遗址就是帝尧都城所在,是最早的“中国”。

(2)新密古城寨城址

古城寨城址建于溱水东岸的河旁台地上,外围环绕护城河,为东西向长方形,面积约平方米。在夯土台基上面有一座庑廊成“凹”字形的大型宫殿建筑,长28.4米、宽13米,面阔7间,南、北、东三面有回廊。它是中原地区发现的龙山文化时期面积最大、结构最复杂的宫殿式建筑。

(3)登封王城岗古城

古城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告城镇西北约米的岗地上,有内、外城之分。内城位于外城的东北部,由东西并列的两座小城组成。外城外有城壕,向东通往五渡河。大城将小城包括在内,面积约30万平方米左右。

(4)淮阳平粮台古城

城址平面呈正方形,每边长米,面积约5万平方米。城内夯土台基上建有土坯墙排房,南城门内两侧建有门卫房,并在南门道下埋有陶质排水管道。

三、*河下游地区山东龙山文化城址

龙山文化时代,随着私有财产的增多,部落之间的掠夺性战争频繁,作为防御性设施的城堡逐渐增多。这些城址的年代集中在公元前年-公元前年。

边线王城址是一座有内外两道城墙的城堡,城墙环绕埠岭修筑。外城平面为不甚规则的圆角方形,城墙长度约米,总面积余平方米。内城位于外城中部略偏南,平面应为圆角长方形,总面积近1万平方米。

丁公城址平面呈圆角方形,南北约米,东西约米,面积约11万平方米。城的主要设施由城墙和城壕两部分组成。

年在鲁西发现两组八座龙山文化城址。第一组三座城址为景阳岗、王庄和皇姑冢,景阳岗规模最大,总面积约35万平方米。第二组五座城址为平县教场铺、大尉、乐平铺、尚庄、东阿县王集,教场铺城址最大,面积约33万平方米。

据分析,上述两组八座龙山文化城址具有如下特征:

(1)每一组城址中都有一个中心城。第一组中心城是景阳岗,第二组中心城为教场铺。中心城都有一大一小两个台基,小台基在东,大台基在西,小台基可能具有宗庙的性质。

(2)中心城周围有数座小城,景阳岗周围有2座小城,教场铺周围有4座小城,小城面积大都在3-4万平方米,个别如皇姑冢,面积达到6万平方米,应该是景阳岗城组中的二级城。

(3)两组龙山文化城址周围的一般聚落遗址较小,可能反映人口向城邑集中。

(4)这两种城址分布范围不超过40公里,应该是奴隶制时代初期,分布于鲁西平原的两个方国。

四、长江中游地区古城址

长江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城址,主要分布于山地与平原腹地的过渡地区。规模最大的是石家河古城,面积达到万平方米,最小的走马岭古城面积是7.8万平方米,一般为10余万平方米。这些城堡,可能是*河中游的*帝部族与长江中游地区的部族发生多次战争的结果。

根据古史传说,在蚩尤战败后,*帝与炎帝的联盟破裂,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阪泉之战”,结果*帝获胜。这次战争后,*帝的后裔就向南发展,由*河流域发展到江汉流域。在南进过程中,打了很多胜仗,据说“五十二战天下咸服”。

(1)城头山古城

城头山古城被公认为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一座古城。城址基本呈圆形,面积约9万平方米,由护城河、城垣、城门和城内夯土台基等几部分组成。

城头山古城模型

(2)走马岭古城

古城呈不规则的椭圆形,周长约0米,面积为7.8万平方米。

(3)阴湘城

古城是一个圆角长方形台地,东西长约米,南北宽约米,面积为12万平方米。四面城垣都有城门,北门还有水门。城内有一道宽55米的南北向大冲沟,将城内分为东西两大部分,这条冲沟向北与城外的古河道相通。

(4)马家垸古城

马家垸古城平面为梯形,东西墙长米、南墙米、北墙米,总面积约24平方米。西墙紧邻东港河,并引东港河水环绕城址一周为护城河。

(5)石家河古城

石家河古城是迄今为止湖北省发现的分布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新石器时代古城。城址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米、东西宽0余米,面积万平方米。城外侧有护城河,宽60-米。

五、宝墩文化城址群

宝墩文化城址群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城址,它的发现,完善了古蜀文明发展演进的脉络。

(1)宝墩古城

宝墩古城是川西地区最早和最大的古城,建造于公元前年,废弃于公元前年。面积为60万平方米,后扩增为近万平方米。宝墩古城应该是蜀国开国之都。

(2)芒城

城址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南北长约米,东西宽约米,面积约12万平方米。

(3)鱼凫城

整个城址呈不规则多边形,南垣长约米,东垣长约米,西垣长约米,东北垣长米,面积约为32万平方米。

(4)郫县三道堰古城

城址为西北东南向的长方形,城垣长米,宽米,面积32.5万平方米。城内的文化堆积分为三大期:宝墩文化、汉代、宋代。古城的建筑年代为宝墩文化第三期。

(5)双河古城

古城面积约15万平方米,城址基本呈正南北方向,城垣分内外两圈,内、外圈间距约15米,东垣内圈城垣保存最好,长约米,城垣最高达4米,结构与都江堰芒城相似。

六、长江下游地区良渚文化古城址

余杭良渚遗址群在约50平方公里范围内有多处遗址,在整个良渚文化中实属高端权力中心的“首府”性质的要地。以莫角山为中心的古城址,南北长约-米,东西宽约1-米,布局略呈圆角长方形,总面积达多万平方米。

城内已知有面积约30余万平方米、高约10米的莫角山大型宫殿基址,还有反山贵族墓地等重要遗迹;城外有瑶山、汇观山祭坛和贵族墓地等。这里是良渚文化的统治中心。

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坝,良渚古城是中国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的一个区域性早期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

这些史前城址是在特定历史阶段出现的全新的聚落形态,既是社会内部严重分化和战争冲突频繁的产物,又是社会大变动的历史性标志。

总之,在新石器时代末期,各地古文化以大中型古城为基点,各种文明因素相互碰撞、交融,邦国型国家建立,初级文明社会得以确立,“万国林立”的邦国时代到来。

近期热文:

失踪81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究竟在何方?

从猿到人,横跨千万年,人类有什么特别?

中国古代货币中的第一都是谁?

中国青铜时代的特征是什么?

为什么只有“青铜时代”,没有“红铜时代”?

1
查看完整版本: 4000年前,哪些城市大发展了